南。
李叔跟三位师哥认识的时间前后仅相差几个月,也都是在大一下学期认识的,跟我几乎如出一辙。平时三人也经常跟李叔走动,尤其孟师兄最勤。孟师兄天生外向,跟人自来熟,平时也很喜欢结交新朋友,跟李叔可谓一见如故。王师兄有点木讷,只跟李叔交流多一些,跟另外两位师兄不很亲近。平时三人一起出现的场合不多,一般是王师兄单独找李叔的情况多一些。
算上我的话,目前李叔已经结识4个石大学生了。因为有三位师哥“打样”,我对李叔的信任感天然多了几分。为什么第一次见面便欣然接受李叔的邀请,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刚聊完三位师兄,李叔便接到范师兄打来的电话,说他们班临时要参加训练,下午不能来陪李叔了。
李叔连说没关系,让他照顾好自己,怕耽误范师兄学习,话不超三句,便急匆匆地挂断了电话。
范师兄不能来,的确有些可惜,不过“木已成舟”,我又不能借故跑回学校,便只好跟着李叔,看事态如何继续发展。
范师兄不能来,使李叔稍感遗憾,不过并不影响接下里的安排,因为恰好有我这个“新人”,填补了范师兄的“空缺”。
“你会做菜吗?”李叔冷不丁来一句,不知道是临时起意,还是想要看看我的厨艺。
“会。”
“都会炒什么菜?”
“西红柿炒鸡蛋、蒜薹炒肉、青椒菜花之类,只是好久没做了,怕有点生疏。”
“没事,今天给你练练手。”李叔裂开嘴笑道。
我点点头。
跟着李叔走到一个卖肉的摊位,李叔让小贩称一斤猪肉,并特意让肉贩子在称好的肉块上割下一小块,留在食品袋里。随后,又买上蒜薹、菜花、西红柿、青椒等各种蔬菜。东西不少,我便主动帮忙提一些袋子在自己手上。
李叔听说我爱吃面食,便到面条摊位买了一斤手擀面。随后,我们便向南拐出菜市场,来到一条坑洼的土路上。
土路两旁是笔直且高大的白杨树,前方不远处是几排灰砖盖的一片平房区。周围显得既安静又衰败,与我居住和经常活动的石河大学附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距离大学不足1公里外的地方竟然有这种强烈的反差感,不免使我十分惊讶。
我跟在李叔后面,沿着土路向东走了大约200米,然后便向右拐到那片平房区的第一条巷子——严格来说,这只能算作一片临时安置区,房子都是孤零零的纵横错落着。横竖有无数条小巷,巷子不宽,但很悠长,彼此交错,将房子分割成一个个豆腐块。
小巷里有谁家的小孩在骑儿童脚踏车,挡在了路中间。李叔咧开嘴,哄小孩开心,让他让路。结果小孩只是仰着头,直愣愣地瞪大了眼睛看李叔,眼睛里满是狐疑和好奇,但手脚并不动,也不说话,车子仍旧卡在路中央。我和李叔“惹不起”,只要绕墙根而过。
再往前走十几米,一条黄毛大狗躲在谁家门口,突然窜出来,警惕着盯着我看,并恶狠狠地露出獠牙,吼叫上几声,我吓得后退两步。李叔见状,赶忙上前伸手轰赶大狗。许是认识李叔,大狗知趣地掉转身,跑回院子里去。
不知道左拐右拐了几条巷子,总算在一条巷子的尽头,来到李叔所在的房子。
“你这地方挺安静呀!”把蔬菜放到院子里的小方桌上,我不无感慨地说。其实说安静倒有些委婉了,应该说是僻静才对。
“我以前住在市区,嫌那地方太吵了,这地方安安静静的挺好。”李叔刚在小方桌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来,一声“喵喵”的猫叫便响起来。循声看去,一只有着一对绿色眼睛的黑色猫咪正从墙角的高物上轻柔地跳到地面,然后高翘着尾巴,急急地朝李叔跑来。来到近前大约20厘米的距离,一跃而起,准确地跳到李叔怀里,李叔的深色衣服上顿时便留下无数杂乱的小梅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