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徐吉标传> 第四十九章:亲家之缘 缔结别样亲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亲家之缘 缔结别样亲情(2 / 3)

堂亦是热闹非凡。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褪去一身的疲惫。澡堂内水汽氤氲,人们泡在温热的池水中,或闭目养神,或相互谈笑着。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溅起朵朵水花。

每天,茶馆和洗澡堂的收入颇为可观,都用一个篮子来收钱币。当时市面上流通的是大江币和银元,这些钱币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是一首独特的乐章,奏响着槐林嘴老街的繁华。

篮子里,崭新的大江币叠放整齐,带着油墨的清香;而银元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泽,每一枚都承载着交易的分量。徐周看着满满一篮子的钱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不仅是他辛勤经营的成果,更是老街繁荣的象征。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时代的暗流。战争的阴影不时笼罩着这片土地,货币的价值也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波动。大江币和银元的流通,虽为老街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但也可能因战事的影响而面临种种变数。魏取舟的生意能否一直这般红火下去?槐林嘴老街在这动荡的年代又将经历怎样的变迁?一切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答案,而老街的故事,仍在这商业的烟火中继续上演。

在那风云激荡的抗战岁月里,诸多故事因共同的理想与奋斗交织在一起,徐吉标与魏取舟两家的缘分便是如此。这缘分的源头,还得追溯到小魏湾村造船的时光。

彼时,抗日形势严峻,新四军急需打造木船以增强水上作战与运输能力。小魏湾村便成了这个重要任务的承载地。徐吉标带领着新四军队伍驻扎于此,全身心投入到造船工作中。而魏取舟,凭借着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也参与到了这项意义非凡的工程里。

魏取舟在木工方面的造诣极高,斧凿锯刨在他手中运用自如。他精心测量、雕琢每一块木材,将对胜利的期盼融入到一艘艘木船的建造中。徐吉标带领的新四军战士们,虽大多并非木工出身,但他们积极肯干,在魏取舟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造船的技巧。

在造船的日日夜夜里,魏取舟与徐吉标并肩作战。面对物资短缺、敌人干扰等重重困难,他们从未退缩。魏取舟凭借丰富的经验,巧妙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徐吉标则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鼓舞着大家的士气,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艰苦的环境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份友谊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坚固。后来,当徐吉标考虑为儿子徐圣贵寻觅一门亲事时,魏取舟的女儿魏守霞,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的视野。而程明远,作为他们共同的朋友,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程明远深知两人的情谊,也看好两家孩子的结合,便从中撮合。

就这样,因为在小魏湾村那段共同为抗战奋斗的日子,魏取舟与徐吉标不仅成了生死与共的抗战好友,更即将成为儿女亲家。然而,在这看似圆满的背后,战争的阴影依旧笼罩。他们的儿女在这动荡的年代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两个家庭又将如何在抗战的浪潮中,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情谊与缘分?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等待着他们去勇敢面对和用心经营。

徐吉标对魏取舟青睐有加,这份情谊在考虑儿女亲事时,成了重要的基石。魏取舟对女儿魏守霞的疼爱,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视若掌上明珠。这种深厚的舐犊之情,徐吉标看在眼里,不禁联想到自家儿子徐圣贵,若是两家结亲,魏守霞想必也会在魏家备受呵护。

更让徐吉标欣赏的,是魏取舟的人品。他为人豁达,行事磊落,在与人交往中,花钱从不斤斤计较,尽显豪爽大气。在小魏湾村造船期间,物资紧张,魏取舟从未在材料分配、报酬等方面与他人争执,总是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新四军的工作。这份慷慨与担当,让徐吉标对他愈发敬重。

徐吉标深知,人品贵重之人,家风必定清正。他希望儿子能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收获更多的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