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一些。越往深山里的地方,桑甚就长得越肥壮,甜美。还有蜜糖罐、山葡萄等等,能十多种。山葡萄酸多甜少,吃几颗就容易倒牙,可以拿来酿酒。张家沟的几户人家,有这门酿酒手艺,不过早些年间,听说喝死过人,愿意酿酒的也就少了。这个时节里,山上很多植物的根茎也可以拿来当零食吃。比如一种叫野芦笋的植物,春夏的时候,是一根直苗苗的棍子,等到秋天,就会长成树形,之后结出红灿灿的小果子,那果子是不能吃的,但它还是棍子的时候,生吃起来嫩妹的,泛着特殊的甜味,但很多孩子不喜欢这种甜味,更喜欢烧着吃,往烧完火的炕洞里一埋,吃起来有种特殊的香味,也更甜了。还有一种俗称叫红花根的植物,其实就是百合的一种,根儿刨出来后,生吃也行,上锅蒸也可以,黏糊糊的,很面,是治疗咳嗽、哮喘之类的良药。开出的花只有一朵,大红色的花瓣外翻,展露出亮黄色的花蕊。花也能吃,微甜,有一点点的苦,也是黏的。
颜红旗每天都能收到不少果子,不少妇女、半大孩子经过大队部时,都会探头往里看,要是看见罗满霞了,就招手让她出来,递过一包用树叶子包着的果子,往办公室的方向点一点,说道:“你们一起吃。”颜红旗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她已经彻底掌握了杨木大队,这四百多名社员都是她手底下的兵,她深得民心,备受尊重,政令畅通。手底下有人给干活,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要说美中不足,还是吃喝,自己的小日子倒是还算不错,自己有供应,有钱,能经常吃到细粮、鸡蛋,偶尔还能吃到猪肉、兔肉,但杨木大队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粗粮还是粗粮,吃顿小米饭都算是改善生活了。这是地理原因造成的,本地不产大米白面,颜红旗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多吃几个鸡蛋,多吃一顿肉,总是可以的吧。归期,还是得发展经济,要是家里头宽裕了,鸡蛋和猪肉就就可以留着自家吃,而不是卖给收购站了。
这不是三月两月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过,她已经开始部署了。社员们采蘑菇、木耳,之后晒干,卖给收购站。收购站归属于供销社系统。小到牙膏皮、鸡、猪骨头,山间的药材、干货皮毛都可以收。这是农民们唯一正规、合法售卖物品的地方。颜红旗跟社员们了解过收购价格。那些废品且不说,也不指望赚大钱,就是卖了换个洋火就行,但蘑菇、木耳属于山珍,收购价很低。但简单加工后,卖出价却很高。
本地的蘑菇种类很丰富,有松蘑、榛蘑、灰蘑、树蘑等十几种,据几位知青说,这些蘑菇在燕市也非常受欢迎,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尤其是木耳,营养丰富,据说可以和冬虫夏草媲美,晒干之后容易储存,几十年都不会变质,用水沧发后,非常出数。
一斤能卖出好几十的价格。
不过,这些干货在县城销量不大,因为县城也是群山环绕,想吃了去山上采就是的,再说,谁家也有几门乡下亲戚,过年过节的时候用这些干货走礼,拿出来也体面。
颜红旗就寻思着,能不能把木耳,直接卖到燕市去。也不是没有先例,七彩公社的鱼不就直接供应给燕市嘛。
颜红旗把高卫星叫了来。
现在的高卫星又恢复了意气风发,头抬得高高的,背挺得直直的,笑容像是焊在了脸上,见谁都高兴。
高副主任已经和商业局打好招呼,以后,只要是杨木大队的出产,只要品质能够保证,副食品公司就都收。
“书记,找我什么事儿?"高卫星嗓门洪亮地问。颜红旗瞧着高卫星的样子,能感觉出他变了很多,但具体变了哪里,又说不上来。他来到杨木大队这一段时间,一直表现很好,也再没和他那些小流氓兄弟们来往过,对大队的事情也上心。
颜红旗将蘑菇和木耳的事情说了说,“我瞧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晒了不少。要是卖给收购站,一斤一两块钱,太亏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