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消息传出来不久,华尔街财团给元界智控3万亿美元的天价估值一事,有不少的内地人士提出质疑。觉得这个数字给的太离谱,简直就是满嘴跑火车。
显然,现在的很多人想象力还是太小了,并不会想到当下市值1000亿美元出头的英伟达能在七八年后干到4万多亿美元的高度。
这比现在华尔街财团给出元界智控3万亿美元的估值,还要高出1万亿美元。
元界智控到底值不值3万亿美元,在内地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该公司2016年的业绩也出来了,虽不是上市公司,但也会在元界社区公布应收和利润两项关键数据。前段时间媒体还报道过,元界智控2016年全年营收5719亿,净利润1957亿。
其净利润折合美元大约是286亿美元,苹果公司同年的净利润达到了457亿美元,是元界智控的1.6倍左右。
质疑者拿苹果公司来与之进行对比,因而得出元界智控顶多值5000亿美元,不可能值3万亿美元。显然,这样对比足见是外行的。
行业赛道不同,企业成长潜力不同,给出的市盈率是天差地别的。
对比两家公司的成长潜力,元界智控毫无疑问是要完爆苹果公司。
元界智控依然保持着极为惊人的高增长能力,去年业绩营收暴增2.5倍,净利润暴增1.8倍。反观同时期的苹果公司,净利润非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77亿美元。
华尔街资本市场给了苹果公司16.5倍的市盈率,而元界智控是完全可以给出至少50倍以上的市盈率,对应的估值规模就是1.43万亿美元左右。
最重要的还是成长潜力预期大,这决定了未来的天花板上限,元界智控的未来想象空间远远超过了苹果公司旗下的几大业务,除了仿生义肢,其它业务都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小元机器人销量持续快速爬坡、固态晶格电池业务初步商业化,“五号金属”研制成功在金属材料领域又带来革命性的突破,这又给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注入一个新的增长点。
说起来,投资界已经流传了这么一个说法:元界智控的业绩爆发永远都在下一年。
元界智控在2014年的营收暴增751亿的时候,大家觉得2015年才是真正的业绩爆发期,等到2015年营收暴增至1636亿的时候,大家觉得真正的业绩爆发应该在2016年。
然后前段时间出了2016年业绩,年营收巨幅暴增至5719亿,大家一看,不止不止,这还远没到元界智控的极限,真正的业绩爆发应该是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
总之,真正的业绩爆发期,永远都在下一年。
元界智控的恐怖业绩增长与成长潜力,总是一次又一次极大的超出外界分析师的预估。
公司旗下的业务,无一例外都是具备超高技术垄断壁垒,这种高技术垄断型的企业又是资本的最爱,高科技产品你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
君毅创投基金总部。
这是一家内地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均有其投资业务,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3500亿之巨,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私募。
此刻,君毅创投的掌门人郑鸿毅把二十几位主要的LP请了过来。
所谓的LP就是“Limited-Partner”的缩写,中文通常叫“有限合伙人”,一句话概括LP就是:出钱的人,但不干活。
君毅创投的这些LP就是把钱交给这家投资机构做资产管理,郑鸿毅作为P是负责干活儿的人。“………你说什么?全梭哈元界智控上下游产业链?”
此时此刻,在场的LP们听到郑鸿毅的决定,顿时就坐不住了,都震惊的看着他。
郑鸿毅无比肯定地说道:“没错,我的想法是把现有的业务全部收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