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嘉宁市。
元界智控新总部,大型多功能大厅。
上午10点30分左右,当陆安出现并走向发言台的时候,来到现场的媒体记者纷纷把镜头聚焦到了他身上,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连绵不绝。
“各位上午好。”
陆安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他环视大厅里的媒体界人士有条不紊地道:
“不知各位是否知晓金属也会得“慢性病’,航空发动机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冲击,跨海大桥缆索日复一日扛着百万吨重量。”
“这些国之重器的金属部件,都在默默承受着一种名为“棘轮损伤’的折磨。”
“它就像人长期劳累会积劳成疾一样,金属在反复受力后,内部会悄悄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断裂。”
陆安停顿了片刻,然后说道:
“众所周知,我们元界智控是搞机器人的,金属材料是机械躯体绕不开的环节,对于新一代机器人产品的野望,现有的金属材料均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
“怎么办呢?干等着材料学界突破?天晓得等到猴年马月,我们比较急性子,有点等不及,索性就自己拉个研究团队尝试攻克。”
说到这里,陆安突然露出笑容:“就在三天前,我们的研究团队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惊人突破。”好家伙这个x装的。
看直播的一些搞材料学的人气听了不打一处来。
这时,陆安身后巨大的屏幕显示出了三个等边三角形图案,分别对应三个概念。
“我们的研究团队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金属“不可能三角’难题,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和稳定性就像三个难以同时兼容的维度,过去常常提升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或两个就会受到影响。”此话一出,众多搞金属材料的从业人士当场大吃了一惊。
这要是真的,绝对是金属材料界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陆安身后的屏幕画面切换,显示出了一个名字: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
随后画面切换,展示着复杂的分子结构模型,那是由纳米管、合金机体与晶界构成的微观世界。“我们将其命名为“纳米晶格合金’,也叫它「五号金属’,它是一种全新的金属集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我们独创的高熵合金基体、定向纳米增强相以及最核心的晶界工程技术工艺,我们成功的让高强度、高塑性和高稳定性的极致性能完美地融合于一体。”
屏幕上面开始依次滚动一些已经脱敏的实验数据,还有经过脱敏处理的实验画面。
……其核心突破在于对材料晶界的紧密控制,我们开创的一种原位分子级沉积技术,在晶界处构建一程超薄的功能性界面,多薄呢?大约六七个原子层的厚度。”
“这层界面在正常情况下能提供强大的晶间结合力,在高应变或特定刺激下,允许大范围的塑性变形而不产生破坏性裂纹,这在我们的实验中已经得到多次验证。”
陆安有条不紊的介绍着,身后的大屏幕逐渐列出三组数据,他没有回头看屏幕,而是面向记者镜头继续说:
“纳米晶格合金材料的性能迎来了指数级的提升。它的屈服强度足足提升了36倍,和相同强度的不锈钢以及其它合金相比,平均棘轮应变率降低了4个数量级,我们的实验数据得出了8.8万倍。”“此外,抗循环蠕变能力提升了5万倍,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高强度、高塑性和高稳定性的协同提升,真正突破了金属材料强度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这三组数据一公布,让众多关注新闻发布会直播的那些研究金属材料的人目瞪口呆。
末了,现场迎来提问环节。
只见一位被点名的记者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他起身看向陆安问道:“您好陆先生,我是《科技新闻网》记者,这个“五号金属’在应用领域的前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