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儿资料上都说,这阶段的孩子有着超常的想象力,他们会给玩具命名,会和影子对话,会自言自语地说着大人听不懂的句子。也许是心理投射,也许是成长必经的心理发育过程。
可这一刻,他开始怀疑。
阿景刚才哭得太真切了。
她说“我不要走”,说“我不要离开爸爸”,还说“是有人告诉她要离开的”……那不是一个三岁孩子能凭空想出来的复杂结构。
她不是在幻想,她是在陈述一件——她以为注定会发生的事。
那样的恐惧,不是想象里画出来的,是她确实知道自己可能会离开。
落怀文抱紧了怀中的女儿,掌心覆在她后脑勺,像是在确认她还在自己怀里,还在呼吸,还活生生地依偎在他怀中。
“阿景,”他低声开口,语气努力平稳,“你告诉爸爸,那个说你要离开的朋友……还对你说过什么?”
阿景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怯生生地看着他,小脸又涨得有点红,像是做错事怕被责怪的小动物。
“它说……说我任务做完了,就要去下一个地方。”她声音很小,语气却异常认真,“可是我不要去别的地方了,我只要在爸爸这儿……”
“任务?”落怀文轻声重复这个词,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不是三岁孩子的词汇。
她甚至还分不清“昨天”和“明天”,左脚的鞋和右脚的鞋,却能准确使用“任务”这样的词汇?还知道“完成任务后要离开”?
他越听越觉出不对劲。
阿景这个孩子,本身就来得过于“偶然”。
他从没谈过稳定的感情,也没打算要孩子,突然有一天她就这么出现在他生命里,被通知“你是她法定监护人”,一纸文件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本能地不信,可当他看到那个怯生生看着自己的小姑娘——一双眼睛和他一模一样的时候,他心就软了。
“落怀文,你是她爸爸,你有个突然出现的女儿。”那是他自己在心底对自己说的话。
但现在……
如果阿景不是“偶然”出现,而是某种被安排?如果她的存在,本就是一个“任务”?一个为了影响他的存在?
那,她会不会也能在某个清晨,不打一声招呼地消失?
一念至此,他的心狠狠一颤。
这不是没可能的。
阿景的出现就是意外,就不合常理。
那她也会不合常理的消失。
他也不是没经历过失去。
他曾拥有庞大的事业,甚至曾以为某个人会陪他一生——可那人背叛他,把他的信任撕得粉碎,把他的人生压成灰烬。
所以他怕失去。
怕得要命。
那时的他,是一个人堕落,没人牵挂没人牵绊,想过去死想过让所以入陪葬。而现在,他有了阿景。
他习惯了有她在的日子。
习惯每天早晨起床时,小姑娘揉着眼睛软软喊一声“爸爸早安”;习惯饭菜不够甜她撅着嘴闹情绪;习惯她总是忘记擦嘴巴,嘴角沾着一圈汤渍,跑来跑去;习惯她拿小熊给他“治病”,说“爸爸发烧了,我给你贴贴”……
如果有一天,这一切突然没有了。
他不敢想。
他真的,不敢想。
他低下头,几乎是下意识地握住了阿景那只小手,掌心有点潮,是孩子刚哭过的痕迹。
他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掌心里,紧紧握着,不敢太用力,但也不敢放开。
“阿景,”他轻轻叫她,“你听好了。”
小姑娘怔怔看着他。
“你一定不可以突然消失。”他的声音低沉而缓,像在祈求,又像是在下命令,“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不跟爸爸说话,就不见了。”
“你要留在爸爸身边,永远都不要离开,好吗?”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