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与发展,这是关乎特区的建设,怎么能当成儿戏呢?
周厂长越想越生气。
果然,这些资本家就没有什么好东西。
国家交到这些资本家手中,才是真正要完蛋!拿撤资威胁他,企图让他妥协?呵,那也太小看人了。周厂长也起了脾气,“行,那咱们就走流程吧。”一番通话下来,本以为只是换人问题,结果最后突然上升到撤资,眼睁睁看着局势发展越来越离谱的卫主任急得不行。待两方表态后,他连忙拿过话筒与对面的周厂长商量:“这事咱们再计划计划,先别……
话没说完,他已经听到电话里传来的盲音。对面早挂断了。
卫主任不安地放下话筒,试着劝诫面前的罗宝珠,“这事不是非得闹到这个局面,撤资不是小事,要不你再考虑一下吧。”“不用考虑了。"罗宝珠摆手。
当初吴智辉被调走,她就是考虑太多,才会让电子厂那边得寸进尺。两方的经营理念不一样,矛盾迟早要爆发。趁着现在爆发的时刻,及时抽身也挺好,不然之后想抽身恐怕都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卫主任您不用劝我,你已经看见了,我现在完全没有话语权,饲料厂怎么发展怎么规划怎么用人,我一个都不能决定,那我留下来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主要投资者,她丧失了企业的经营权,这难道还不足以让她及时抽身吗?
“可是………
卫主任试图用一个更加功利的现实来劝慰她,“饲料厂一路走来你都参与了建设与管理,眼看着它从一家小小的饲料厂逐渐壮大,逐渐能获得利益,你舍得这么放手吗?”
多不划算啊。
在饲料厂最赚钱的时候离开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作为一个商人,不应该更看重利益吗?
“你哪怕为了饲料厂的盈利,也不能这么白白放手啊。”卫主任这番话是肺腑之言。
饲料厂的建立,罗宝珠前期出了不少力气,后期就算一直交给周德义,也从来都把控着企业发展的决策,真这么放下,多亏啊。罗宝珠下定了决心,“没什么亏不亏,商人注重利益,但也要具备风险意识。”
一家不能由她做决策的公司,那不就相当于别人家的公司吗?当初说好是三方经营,现在饲料厂的发展全靠周厂长那边决定,她都已经被排挤到没有任何发言权,及时跑路是正确的。倘若到时候饲料厂出了什么问题,她做不了决策不说,还要白白背黑锅,那样才真是有苦难言。
“还有,卫主任我需要表明一点,暂时可能不会再与内联厂合作。”人情世故太多了。
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算计与争夺,办一家企业搞得跟朝廷斗争似的,各方势力都要较劲一番,企业还没办大呢,大公司派系斗争的毛病倒是先染上了。以后只在特区内合作建设,至少政策上要简单直接得多。罗宝珠下定了决心,催促作为中间方的卫主任赶紧走流程。眼看着两方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卫主任试着协调,协调无果,只能开始向上提报此事。
港商要撤资的话,首先需要双方协商一致,也就是说,内地的企业与罗宝珠都同意撤资,共同向政府提交申请,等到政府批准之后,所有的协议才能生效之后财务会进行清算。
饲料厂的经营利润会按照合资经营合同书中的出资比例分担,罗宝珠的股权净值经结算后,由电子厂那边收购。
到时候电子厂支付给罗宝珠股权转让款后,就算是两清了,只余一些后事处理。
电子厂本来是不愿承担这笔费用的,不过目前饲料厂的生意蒸蒸日上,大家一致认为全盘接手饲料厂,以后的生意一定会更加兴旺。甚至还觉得罗宝珠是个傻蛋。
饲料厂正是赚钱的时候,她选择跑路,无疑是给了电子厂一个天大的机会。呵,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
抱着对饲料厂前途发展的信任,电子厂自愿承担起整个饲料厂,决定收购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