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带着清涧市特有的微凉水汽。
晨风武馆那古色古香的朱漆大门前,已经围了不少人。
多是些穿着运动服或休闲装的男女老少,脸上带着好奇,探究,还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怀疑。“哎,你们说,这晨风武馆真像广告上吹的那么神?什么“古法传承,强身健骨,激发潜能’?听着玄乎得很呐!”
一个穿着格子衬衫、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推了推镜框,语气里满是怀疑。
“谁知道呢!现在武馆遍地开花,十个有九个半是花架子,骗钱的。”旁边一个穿着背心,露出结实臂膀的壮汉撇撇嘴,显然是个有点基础的健身爱好者,“你看门口这俩石狮子,倒是挺气派,就是不知道里面教的东西,有没有这石狮子结实。”
“就是就是,”一个挎着菜篮子的阿姨凑过来,压低声音,“我听说啊,他们新馆主是个年轻女娃子?郑馆主?以前那个老郑馆主不是挺有名的嘛?怎么换人了?别是后继无人了吧?”
“女馆主怎么了?”旁边一个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不服气地反驳,“巾帼不让须眉懂不懂?我就冲着广告上说的“系统性基础训练’来的!强身健体总没错吧?”
人群嗡嗡地议论着,质疑声和期待声交织。
就在这时,人群边缘传来一个略显惊讶的声音:
“哥们儿,带这么小的妹妹来练武啊?也太心急了吧?这娃娃能站稳桩吗?”
说话的是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目光落在刚走到武馆门口的一道身影上。
那是个身姿挺拔的少年。
穿着简单的黑色运动服,面容沉静,眼神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而他手里牵着的,是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同款小号的运动服,扎着两个小揪揪,小脸精致得像个瓷娃娃,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嘈杂的人群。
正是方青禹和姜薇。
方青禹听到那年轻人的搭话,微微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摇了摇头:“不是送她来练武的。”
话音刚落,武馆那厚重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拉开。
一个穿着干净利落白色练功服,身材匀称,眉宇间带着英气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
她目光扫过门前聚集的人群,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声音清亮有力:
“各位朋友,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晨风武馆参观!我是馆主郑琳。我们晨风武馆秉承“筑基强体,明德砺心’的宗旨,无论您是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还是对传统武术有浓厚兴趣,都欢迎进来看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我们武馆的氛围和训练方式!”
年轻女子的出现和爽朗的招呼,暂时压下了门外的议论。
人群开始涌动,跟着郑琳向武馆内走去。
方青禹牵着姜薇,也随着人流,迈过了那道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门槛。
一进大门,喧嚣似乎被隔绝了一部分。
眼前豁然开朗,是一个极为宽敞的练功大厅。
阳光透过高高的雕花木窗棂洒落,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汗水味、草药的清苦味以及木地板被踩踏后的特有气息。
“喝!”“哈!”“嘿!”
此起彼伏的呼喝声充满了整个空间,带着蓬勃的朝气与力量感。
几十名穿着统一白色练功服的学员,年龄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不等,正分成几个区域进行着基础训练。有的在教练带领下,一丝不苟地练习着练武的基本功。
站桩,马步沉稳如山,眼神专注。
有的两人一组,练习着简单却实用的擒拿与解脱技巧,动作干脆利落。
有的在对着特制的木人桩练习拳法,拳脚落在木桩上发出沉闷的“嘭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