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汉女侯> 出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出塞(1 / 5)

第73章出塞

扶摇笑着回应:“好,我信你。”

二月的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极其耀眼。

闻棠上午在尚书台中的话很快传入到刘彻耳中,他听完后,击节赞赏,像刘彻这样君主,最喜欢的便是有志向的臣子,当然也不是那种空有志向,只知道用嘴叭叭的大臣。

而是像闻棠这样既有志向,又有能力的人。如果今年上书请求带队去西域的人是李广,刘彻……刘彻只能假装没看见。

一直拖到快要开始春耕,才陆陆续续确定好使团人选,张骞还好,只需要整理出塞的路线和计划即可。可闻棠,除了处理这些,还有别的同样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分发她的锦囊妙计。

“大农丞。"闻棠唤道。

她叫的是桑弘羊,他现在升官了,大农丞是九卿之一大农令的副手,等再过几年大农令致仕归乡,估计桑弘羊就会是下一任九卿。“博昌侯。"桑弘羊回道,“您唤我何事?”闻棠将一个锦囊递给他:“这上面是一些暂时还很不成熟的搞钱建议,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上面的话整理成成熟的搞钱建议,我不在长安这段日子,若国库中实在匮乏无钱,你就可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呈现给陛下了啊。听完之后的桑弘羊:?

他和闻棠第一次收到系统任务时的反应相同,都是:嗯,我有这么多聪明才智吗?

心里疑惑,收纸条的动作却丝毫没停,都快成残影了。闻棠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面前“歘”的一下飞走了,等反应过来时,手上的锦囊已经到了桑弘羊手中。

“多谢博昌侯。”

闻棠没说什么时候可以看这份锦囊,那就是说什么时候都可以看这份锦囊。于是等结束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府后,桑弘羊连飧食都没用,急匆匆坐在书案前打开锦囊,他原本已经做好挑灯夜读的准备,结果发现,这上面只有短短两行字。

第一句是:你这么聪明,发挥一下朝廷的作用啊,老桑!桑弘羊:我还不老,正值壮年。

算了,叫老桑总比叫小桑要好。

桑弘羊默默接受,然后看向第二句话:仙书中有言,想想白圭啊!看起来模棱两可,令人毫无头绪。

但桑弘羊可是经济天才,他寻到相应的书简,打开阅读,白圭是魏惠王手下的大臣,同样也是一位十分富有的大商人,特点就是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并视情况收购或出售货物。

看到这里,桑弘羊瞬间醍醐灌顶,感觉自己整个脑子都通畅了,他心中逐渐浮起一个想法,并对其加以完善,终于在闻棠等人离开长安后的半个月,计戈出一项极其完美的,和盐铁专营一样,既能让百姓接受,也能搞到大钱钱的妙让将各地缴纳上来的贡品折合成相同价格,换取当地土特产,然后令专门的官员将这些特产运送到其它地方高价出售。譬如齐鲁之地的丝帛海货可以运送到燕赵之地,而燕赵之地的枣栗亦可送到巴蜀之地,巴蜀的栀子生姜和朱砂再转运到齐鲁,这样一个循环,朝廷能从中赚取不少差价。

直接走商人的路让商人无处可走。

同时让各地郡县兴建粮仓,当本地粮食丰收时,郡县出钱收购粮食放在仓库中,等这个地方发生灾害缺少粮食时,就能将仓库里面的粮食按收购时的价格卖出。

相当于一个存粮食的银行。

这样绝妙的计策,不如就叫……

桑弘羊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不如就叫一-均属和平准吧!现在万事俱备,他也不确定博昌侯口中的国库匮乏,极其缺钱到底是是什么时候。

我们大汉不是一年四季都缺钱吗?如果不缺钱,陛下要我有什么用呢?国库里的税收不过年,想办法花全,今年搞到钱,明年打朝鲜!给桑弘羊送完锦囊,朝会结束后,闻棠又给卫青送了第二只锦囊。“冒昧赠将军锦囊一只,若再有少翁,少君之流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