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府位于徐州城一处闹中取静之地,从外瞧去,大门略显古旧,门头上的匾额字迹清正古朴,不见丝毫奢靡之气。
裴晏抵府时,曾显鸣正等在门口亲迎。二人上次见面,还是裴晏初到徐州,曾显鸣率下属在官邸相迎。但自裴晏监管州政后,他已暂被停职,人也不得迈出徐州城半步,只能于府中静候传唤。
曾显鸣今日未穿官服,未戴官帽,脸上不见丝毫郁色。虽年逾半百,却体态微丰,面色红润,一身布衣葛履,面容随和,乍看仿似乡野老农之态,全无一地大员之威。
须知,知州乃一州官员之首,统御通判及诸佐官,权重位尊,实权不小。
曾显鸣笑迎上前,拱手作揖:“裴大人拨冗莅临,寒舍蓬荜生辉,还望大人勿嫌简陋。”
裴晏耐人寻味地笑了笑:“还以为曾知州会在徐州最好的酒楼——荟春楼设宴款待,没想到,曾知州如此检朴,倒叫本官受教了。”
“不敢,不敢。”
曾显鸣面露憨厚之色,轻叹一声道:“今徐州吏治这般乱象,老夫难辞其咎,实在是愧对百姓,无颜四处行走。且这月俸微薄,若至荟春楼宴请大人,只怕内子又要唠叨。更有那荟春楼掌柜善于逢迎,恐不收老夫饭资,如此一来,于公于私皆有不妥……倒不如家中做的便饭,老夫厨下手艺尚可,最擅些家常风味,裴大人不妨赏脸一尝?”
“却之不恭。”
说罢,二人抬步有说有笑,一同入了府内。
裴晏初至曾显鸣府上,一路抬眼望去,只觉得以知州五品官位来看,这府邸占地实不算大,确实建得朴素。
不止园林庭院稍显窄仄,无过分雕琢之态,厅堂陈设,也偏重简单实用,其间布置规整,桌椅虽非名贵材质,却处处洁净如新,一尘不染,可见主家是个好洁之人。
曾显鸣请裴晏上座,自己侧坐相陪,待裴晏点头,方命人起菜。起初几道冷菜,摆盘不算多精致,入口却有乡野清新之味。
“看来曾知州府上庖厨,胜过本官衙邸良多。”裴晏不吝赞赏。
曾显鸣大笑:“裴大人盛赞,只是这厨子老夫用了多年,惜难割爱大人。若大人不弃,可日后常临,老夫定让厨下多备几道大人喜爱之食,随时恭候。”
身后侍卫乘风破雾不由听得面面相觑,心中暗道,这曾显鸣还真是与徐州其他大小官员不同,起码,对着自家大人的谄媚之态少了一些。
裴晏表情淡淡:“正好,本官亦无夺人所好的习惯。”
“承蒙大人不嫌陋舍寒酸。”曾显鸣倾身拱手,姿态略摆低了些。
酒过三巡,终于到了正题。
曾显鸣神色微敛,面露惭色,正色严言道:“说来,徐州官场有如今乱象,皆因老夫驭下无方,年事渐高,力不从心,才致蠹虫滋生,养下这许多汲汲营营的贪禄之辈。幸朝廷圣明,遣裴大人匡正风气,老夫方能稍赎其罪,否则只怕万死难辞一咎,更无颜面对朝廷的栽培啊!”
“曾大人主政徐州十二载,官场诸事想必了如指掌,日后本官查案,还要曾大人不吝赐教……”
曾显鸣则谦道:“此乃老夫分内之事,万不敢说赐教。裴大人简在帝心,我等地方小员,还要仰赖大人在陛下面前……”
话未说完,却被裴晏打断。
只见男人似笑非笑,倏道:“那曾大人自己,可还有事未与本官交代?”
曾显鸣身形一顿,旋即抚须轻松笑道:“裴大人说笑了,老夫人就在此处,随时听从朝廷调派,是缉拿下狱还是要我这条老命,都但凭巡按使大人一言,又岂敢有瞒呢?”
裴晏晃动酒杯,毫不客气应下:“曾知州明白最好。”
曾显鸣老神定定,也未反驳。
这时,一道鸭馔端上了桌。
“此鸭味美绝伦,食过之人无不称叹,裴大人定要好好尝尝,万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