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清枝> 定南乡(二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定南乡(二十六)(2 / 3)

头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一到夏日,槐树的叶子能盖住整个院子。闲暇时,婆子们最爱端着针线筐在树下说闲话,小丫鬟们也总爱呆在树下乘凉。

清枝还说,她住的那间小屋就挨着偏厨房,是最里头的那间,窗户纸到了冬天就容易破,所以她每年一到冬天就要先糊上好几层。那时的徐闻铮在想,明明是同一个宅院,怎么他和清枝,活得像两个世界的人似的?

徐闻铮回过神来时,他已经站在了清枝说过的那个小院前。三亩见方的地界,墙角已经覆满了爬山虎,清枝口子的老槐树,枝桠刚好探过了院墙。

徐闻铮仔细打量着这里的一切,因为这就是清枝十四年侯府生活的全部天地。

他伸手抚过斑驳的墙皮,忽然觉得胸口被一块石头压了下来。原来在他纵马游猎,吟诗抚琴的年岁里,她就一直待在这小小的院子里,听着雨声,数着落叶,一天天这么过着。

徐闻铮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清枝时的模样。那时的她还瘦瘦小小的,那双眼睛里盛着好奇,可更多的却是惶恐不安,就像一只突然被拎出窝的雏鸟一般,手足无措。现在想想,侯府说没就没了,她被祖母随手一指,塞给他当了丫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推到了他的面前,又跟着他一路南下,吃尽了苦头。那是的她,明明自己都快撑不住了吧,还硬要照顾他。想起当初自己对她说过的那些冷言冷语,徐闻铮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揪着似的,一阵阵的发疼。

他哪里知道,当初那个黄黄瘦瘦的小丫鬟,后来会成为他心尖上最柔软的那块肉。

徐闻铮抬手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清枝住过的屋子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他面前。

当年侯府被抄时,这间简陋的屋子反倒逃过了一劫,如今虽被打扫过,却仍透着几分萧索的意味。

屋里只摆着一张窄床,一个褪了漆的衣柜,外加一张小木桌。徐闻铮缓步走到衣柜前,轻轻拉开了衣柜,几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衣裳便映入眼帘。他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粗布衣裳,料子是最便宜的棉布,花样也是最寻常的纹样。衣裳上细细的折痕,还透着几分当年她折衣服时的小心细致。不知何时,外头的雨停了,一缕阳光透了进来。徐闻铮轻轻关上柜门,就这样站在小屋中央。恍惚间,他还能闻到清枝身上那股淡淡的,干净的气息,眼前还能浮现出清枝曾经在这里生活时的模样。直至夕阳最后那缕阳光落下,徐闻铮才如梦初醒般离开清枝生活的小院。他缓步朝着自己的旧居走去。推开房门,他房里的陈设已与记忆中的相去甚远。他唤来新管家,声音带着倦意,“你派人去寻一寻还在京城的侯府老人,若他们还愿意回来当差,工钱翻倍。”

管家恭敬地应下后,便缓缓退了出去。

徐闻铮脱掉身上的湿衣裳,换了一件浅色中衣便直接躺在了榻上。他望着屋顶的雕花悬木出神,心里暗忖,若是清枝回来,见着侯府里还有几个熟面孔,应该会自在些吧。

他合上眼的刹那,才惊觉自己早已筋疲力尽,连抬起指尖的力气都使不上来。

天刚蒙蒙亮,宫里就来人传召。侍女在门外唤了几声不见徐闻铮应答,只得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推门进去。

帐幔低垂的床榻上,徐闻铮面容平静,即使睡着了依旧透着一副端正的姿态,双手交叠置于腹前,肩背挺直,只是脸上有一丝不太正常的红晕。侍女大着胆子伸手一探,顿时被那滚烫的额温吓得缩回了手,赶紧提着裙摆,慌慌张张地跑去寻管家。

老管家一听这话,赶忙转身进屋,凑到刘公公跟前禀报。刘公公正准备用茶,听到这个消息,哪敢耽误,茶盏往几案上一搁,赶紧起身,尖着嗓子朝院外喝道,“快备车!即刻回宫!”说完甩了甩拂尘,赶紧起身回宫面圣去了。不过半个时辰,慧帝竞亲自带着太医赶来。老太医搭脉时,满屋子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