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定南乡(二十)
“徐闻铮都死了多少年了,父皇竞还对他念念不忘!”“我才是他的亲骨肉,我才是太子!论才学,论谋略,我哪一点不如那个死人?”
孟清澜推开门,入眼便是满地狼藉,太子掀翻了案几,杯盏碎了满地。她瞬间明了,萧翊这是又发作了。她眸光淡淡一扫,身后的奴仆便识趣地退了出去。萧翊抬头,正对上孟清澜的视线。
只见她神色平静,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早就见惯了这番场面。他忽然想起,这确实不是头一回在她面前失控了。萧翊强压住火气,声音放软了几分,“清澜,你怎么来了?”孟清澜抬脚跨过门槛,俯身扶起歪倒的小几,正要拾起一盏碎了的瓷片时,萧翊上前,一把扣住了她的手腕,“这些让下人来。”他顺势将她拉起,不由分说地,带着人往外走。殿外候着的奴仆们齐刷刷地低下头,听见太子沉声吩咐了一句,“收拾干净。”“是。”
众人齐声应了一句,却没人敢抬眼看一眼。孟清澜嫁入东宫才两个月,本该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可对着太子,她总是提不起劲儿来,就连夜里亲近时,脑海里浮现的,还是那个人的影子。这明明是她苦心经营多年才得来的太子妃之位。况且太子待她视如珍宝,若是放在旁人眼里,这该是天大的福气。
她咬了咬唇,暗暗告诫自己,既然做了太子妃,就该收起旁的心思,好好侍奉太子才是。
有孟清澜在身边,萧翊的怒气渐渐平复下来,甚至还有了闲谈的兴致。他提起昨夜与孟相一同说动了父皇,要派使臣前往唐州和谈之事。“和谈?"她抬眼看他。
“不错,只要郭家军肯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便能联手歼灭熙王军。”孟清澜微微蹙眉,“可若是调走了郭家军,北境空虚,狄国大军趁机南下又当如何?”
萧翊握住她的手,“放心,如今狄国太子之位未定,那几个皇子斗得正凶,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来犯边。”
孟清澜低头思忖片刻,又说道,“若是这般……倒是个收复北境旧土的好时机。”
“限下最要紧的是稳住江山。“萧翊的手轻轻捏了捏孟清澜的手背,柔声说道,“至于其他的,来日方长,总能寻到机会。”孟清澜轻轻摇头,“徐老侯爷过世,都快三十年了。”话音未落,萧翊的脸色骤变。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三十年光阴,北境故地,寸土未收。她分明是在暗讽朝廷偏安苟且,毫无进取之心。
“清澜…“萧翊声音陡然转冷,松开了孟清澜的手,“你僭越了。”孟清澜立即低头,屈膝行礼道,“臣妾知错,望殿下恕罪。”萧翊此刻哪儿还有赏花的闲情逸致,他随手拂开挡在眼前的柳条,对着孟清澜说道,“今夜你父亲要来商议要事,不必等我。孟清澜微微颔首。
“我先去书房处理些公文。“萧翊说罢,转身便走。孟清澜在原地静立片刻,待他的身影彻底消失,才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独自往西边的回廊而去。
夜色渐深,孟清澜见萧翊迟迟未传晚膳,便命小厨房煨了一盏甜羹。她端着青瓷盏行至书房外,正欲推门,忽听得里头传来对话声。“依岳丈看,张钺此去能有几分把握?”
孟相沉吟道片刻,说道,“若单是劝降,至多一成。若加上陛下的罪己诏,或可提到三成。但若许他共治江山……“话音顿了顿,“当有七成把握。”孟清澜的手猛地一颤,手里的瓷盏差点滑落。她转头,指尖轻抵唇边,朝身后的丫鬟摇了摇头。丫鬟会意,主仆二人提着裙角,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院落。
行至回廊转角,孟清澜忽然驻足。
她仰头,只见檐角外的天空,挂着一轮明月,那抹清冷的月光,正好照着她唇边那抹若有似无的讥诮。
江山共治?
呵,这种陈词滥调,竟也值得他们故技重施。当年旌国开国时,太祖萧若山就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