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if线番外:痴汉与美人(2)
话说这日,因友人相邀,乘马车至一处所在,正值傍晚时分,街市上逐渐热闹起来。
但见那扇朱漆雕花的角门半掩,两盏琉璃八角灯悬于檐下,映得门上所悬匾额“玉笙楼"三字,金粉熠熠,透着几分雅致。门口有两个小哥儿,分别唤作拂云和拾翠的,早候在这儿了,打了门让二位爷进去。
“柳妈妈早吩咐过了,说是今儿蒋爷要带贵客来,特命我们在门口候着,您二位贵宾请着。”
穿过角门,乃是一条蜿蜒曲径,两侧种着翠竹,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小径尽头,一池碧水,池中睡莲,粉白相间,有红鲤游弋其间。池上架一道白王石桥,栏杆上雕着珍奇花卉,雕法精致细腻。这处地方倒是独独的雅致至极。过了石桥,便是玉笙楼主楼,人声鼎沸起来。楼高三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檐下挂着各色纱幔,随风轻扬,似流云一般。
步入楼内,顿觉香粉萦绕,他一下又觉呼吸不畅,猛吸一口,那浓烈香粉气味呛得他差些又咳出声,可这回生生忍住了。“二位爷,里头正热闹着呢!”
两位再是贵客,今晚上这玉笙楼也不是单单只招待他们两人的。拾翠一推开门,忽见前庭灯火通明,恍若白昼,数十盏羊角琉璃灯悬于朱梁,将满庭的芍药、牡丹映得流光溢彩。
蒋子瑜负手稍往前了一步,站在赵清身前,迎上来一位体态丰满、满脸堆笑,眼眸中稍显精明的红衣妈妈,朝二位福了一礼,扬声道:“二位贵客里面请!”
只见那柳妈妈上下扫视了赵清几眼,对蒋子瑜道:“蒋大公子早说了今日要带贵客来,妈妈我能不好好招待吗,已在二楼备了正中的雅间。”说完,又见那蒋子瑜稍停了脚步,反倒转过身来,朝前伸手,引了本在他身后的公子往前:“赵兄先请。”
赵清虽心中极为忐忑,说起来,他如今更想掉头出去,这等场合,他母后若知他来了,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可眼下已被架在这儿了,他若掉头就走,难免失了体面。
那柳氏瞧见这等景象,难免要重新打量几番这赵公子,只见他身上一袭月白色的杭绸长衫,粗看不显,细看却见其暗光下流转着光晕,腰间一条沉香色皮软带,别着一方璃龙佩,脚下蹬着双青缎粉底皂靴,随着步伐变幻出幽幽碧色,端的是不着痕迹的矜贵。
且不说他穿着打扮如何,就说这蒋大公子也要对他多番礼待,要知道这蒋大公子是何等人物,知府家的嫡长公子,在江南的年轻一辈里,是横着走的角人柳氏难免要多评判几番,接着对赵清笑得更加热络:“我瞧这位公子生得芝兰玉树般人物,举止气度赶皇家贵胄也不遑多让,今儿见了您,我方知“谪仙’二字远不是虚言。”
蒋子瑜忙朝她摆手,要把她打发走,省得说些不该说的:“得了吧您嘞,不必捡些好听话儿来说了,快将我们引上去。”二人接着往前走,但见厅中歌舞正酣,十二名舞姬身披蝉翼纱衣,腰系金丝鸾带,随着琴鼓节奏旋转腾挪,裙摆翻飞,赵清忙忙避开眼,只大略瞧了,这里头没有那位采绿姑娘。
厅中宾客已是满座,或倚着竹榻,或踞于紫檀圆桌旁,推杯换盏之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两人走至回廊,八个红衣丫鬟,站定两侧,手中银盘托着葡萄酒、糖糕,见二人过来,齐齐福了一福,娇生道:“贵客请上座。”忽听二楼雅间窗棂半启,探出几个粉面朱唇的女子,手中挥着团扇,掩口娇笑着,他抬首看去,采绿隐在重重人影之后,见不着个分明。蒋子瑜见他又走得慢了,扯着他衣袖上去:“咱且先进了雅间再说,他们都已经到了。”
这时柳氏又问道:“两位公子,今儿可想好了要叫哪位姑娘来陪?”蒋子瑜在这里有熟客,便道:“叫疏桐来,好些日子没见她了。”疏桐、疏影、疏月、疏筠几个是比采莲、采绿、采菱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