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师兄邀我飞升但我要下乡支农> 咸的梨羹(新增小剧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咸的梨羹(新增小剧情)(2 / 4)

去。我告了几日假,你下值时我仍在家中。”“真的么,那今天我还要吃梨羹,我见有梨子上市了。”乔慧立马点上菜了!

仗着他宽纵,她便越发无法无天。谢非池无奈一笑,送她出门。秋晨凉风送爽。

两人临出门时还依依惜别,没走几步路,乔慧就又把家中那气度高华的美仙男抛之脑后了。

她连日研究了好几种谷物、花草,若草木当真可以杂交,将是一个巨大突破。

穗选法是选苗壮穗多的嘉穗,一代又一代地再种,再绵延。百岁千载,良米、良麦,都依此法而来,芸芸生民仰仗了它数千年。但这一传统的方法,并非没有局限。

譬如一株小麦,仅靠穗选法常只能延续其某一优势,很难集茁壮、穗重、抗旱、耐寒云云于一体。若草木也能杂交,或许就能破此关隘,正如骡子集齐驴和马的优势一般。

走着走着,乔慧的脚步又慢下来。

骡只一代而存,并不能再诞育和它一样的族群。当日见过的那株嘉穗也是如此。若有法术,当然可以一整片田野都凭仙术授粉,若只有人力,人为授粉,几乎是天荒地老。

昏黑海潮褪去,露出礁石一隅,她登石一瞧,拾取闪烁的珍珠小贝满怀。但放眼遥望,四面仍有海面围合,苍茫无尽,天地间的无限谜团仍包围着她。午后的小会,她便将此书捧出,又铺开沙盘,木笔在沙盘上书写图画,从旁讲解。

昨夜一场细雨,厅堂临廊,可闻书香、墨香、草木清香。书有数册,谢非池写好后再施法分印几本。长桌两侧书页翻动声四起。起初,众人都好奇翻阅,渐地,翻书声成了议论声。

各人表情不尽相同。

年轻些的录事、主簿,眼中生光,仿佛领略了宝典秘籍。一青衣的女官不住叹道:“竞然是这样?草木也可雌雄相交,如果这是真的,今后署中工作便又得新法了!”

因此发现不止谷物,也涉及到花木,也来了两位上林署的官员。其中一老博士眉头紧锁,反复翻看描绘花器细部的几页图谱,又翻到杂交试验的部分,沉吟道:“乔大人观察入微,记录详尽,识别了过往人眼不能察的花器,令人耳目一新。只是这′杂交′之说,老夫等觉得太过荒唐,草木虽因开花而结实,但其性天成,如何能如牲畜般人为配、相配?"他似乎是想说配种,话未出口,改得稍微文雅些。

上林署司宫苑花木,若让贵人们知晓他们品评赏玩的名贵花卉其实是……真不敢想。

也有人是困惑、沉默。乔慧书中所述,实在有点惊世骇俗。花木也可“交授”,让许多读惯了圣贤书、农政经典的老学究花白眉毛紧皱,又是皱眉又是摇头,只草草看了一眼便将书册放回。

吴春帆看得最慢,最仔细。他倒面不改色,眉目舒展,偶尔还微一点头,良久,他放下书册。

“乔署令,"他声音沉缓,“你书中所述,确是十分大胆。我方才细读,也觉有一番道理,比地气交附之说更中肯。”

他换了一轻松的语气:“几位博士心觉此说有违伦常,我也可以理解,大家和而不同吧,若是支持,可以自行做些试验再添论证,若是不支持,也可另行试验,书文反驳,就当是辩论一场了,我们全都欢迎。”因听闻乔慧有新的见解,宋毓珠虽不在司稼、上林两部,会上也来了。环视一圈,见支持、反对者各半,但有异议的多是品阶高者,忽听司稼署的另一位长官如此发言,她便应声道:“吴大人说得在理,若有兴趣,咱们都可以去亲自验证一番。”

乔慧听吴春帆和宋毓珠为她发言,心下有微微感动。她抱拳道:“是如此,我不敢说此学说必然正确,唯将连日的试验推测呈于诸位面前。”

众人闻言,长桌两侧议论声又起,一年轻录事当即起身,拱手道:“乔大人既愿意将心得公之于众,我也愿回去试验一番,看看杂交之功用。“另有几人纷纷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