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小宫女侯在门外,背上的皮都紧了,等太子彻底不见人影,二人面面相觑,都觉出恐惧,早上不是好好的么?这会儿是吵架了?倒是新竹神色如常,对她们说:“以后见多,就不怪了。”小宫女”
却说李缮一出东宫,就骑上骏马逐日,拉上几个昔日的将士,譬如辛植和冯近,到外头马场迎风狂奔,跑了几圈马。辛植和冯近觉出李缮情绪不对,辛植就问了:“殿下又和娘娘吵架了?”李缮答非所问:“我也很忙的!谁要跟着她了?”辛植和冯近心心道,果然吵架了。
李缮在外头消磨一个时辰,臭着脸进宫找人了。此时,窈窈正和钱夫人聚在一起,钱夫人身边,李阿婶成了尚宫,宫中女官品级,基本延续前朝。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女官的任命条例不清晰。以前宫里主子多,多是任人唯亲,现在宫里就钱夫人一个主子,她最亲的是李阿婶,李阿婶是个通透的,没想着搞大权,只是这样权力分下去,总得有女官接着。
窈窈和钱夫人对完灵奴的周岁宴后,就开始商议起女官提拔,把钟常侍也找来商议。
钟常侍举荐了一人:“当日娘娘请我护住胡人公主,我托付给了柳嬷嬷,她是能担当重任的。”
如今那位胡人公主和前朝妃嫔,被妥善安置在慈庵堂,窈窈去见过,各种措施都可以,并非表面功夫。
真要论起来,若非柳嬷嬷,萧太尉篡位时,这些前朝妃嫔都得遭遇不测,也因此,窈窈对柳嬷嬷多了几分信任。
这位嬷嬷年三十,入宫二十年,会识文断字,遇事冷静,为人和善,但因为不喜曲意逢迎,之前才被排挤到了边缘。窈窈想了想,说:“待我考校考校。”
钟常侍把柳嬷嬷叫来。
接下来半个时辰,窈窈与柳嬷嬷一问一答,窈窈心中对她愈发欣赏,已有了成算,问钱夫人:“母后,可让柳嬷嬷来管人?”这些事,钱夫人自认做得没有窈窈好,早就打算全权交给她,直接说:“可以,你做事,我放心的。”
窈窈打算让柳嬷嬷学一学治国方策、诗词歌赋,再由柳嬷嬷结合宫廷的情况,与她一起出考题、改善题目,再通过题目的考核成果,提拔女官。这其实是套用了世家里私塾的考核办法。
钱夫人十分感兴趣:“倒是公平,让阿婶跟着学学。”窈窈忽的想到,若世上能用考学,来选拔人才,寒门的机会会不会更多…但她如今只能是想,光是公爹倾向世家就难以提此事,遑论新朝初立,百废待兴,世家的利益,暂时先不能动。
却说窈窈还打算在钱夫人这儿用午饭,外头小黄门拉长嗓子,报:“太子殿下到一一”
他的声音还没落,李缮就迈着步伐,进了凤阳宫内。知道儿子是来接人的,钱夫人拍拍窈窈的手:“没事多进宫来,宫里这么大,我无聊得紧。”
窈窈笑着称是。
不多时,李缮和窈窈告辞。李缮本来还沉着眉头,窈窈走到他身边,用手背轻轻碰了碰他手背:“夫君。”
李缮不作声,把手收了回去。
窈窈便仰着小脸,对他笑,她清澈的眸光粼粼潋滟,秋水清荡,声音柔软:“我们回去了?”
李缮眯了眯眼,本来打定主意,要心硬如铁,一路不理她的,但架不住这心本就滚烫,铁自己化水。
又想,他也没必要生气,她都跟他笑了,那就是道歉了。登时,李缮脸上多云转晴,便握住窈窈的手,他“嗤”了一声:“行吧,原谅你这次。”
窈窈:“…“她都还没说什么呢。
到了灵奴生辰宴,宫门次第打开,百官进宫贺喜,远比前几日的中秋宫宴排场大。
这样的场面,窈窈和钱夫人不常应对,也能应付过来,灵奴被抱到了大殿,面对攒动的人头,他不畏生,一双大眼睛四处瞧着。李缮想起他第一次见自己嗷嗷哭,突的觉得不愧是他和窈窈的孩子,对自己也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