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孕妇一样,痛苦万分。
特别是他还没觉得自己不行。
挤一挤总是会有的,灵感挤一挤没准也出来了。
再一想,自己好像确实没啥写作经验。
学生时代的作文也是半拉卡机的,算不上优秀,中上等水平。
就这个程度,写个剧本行不行?
当然行了,巫师不仅觉得自己行,还觉得自己相当的行。
不然黎檀怎么会放弃那么多专业编剧找自己?
每次想到这,他总是有说不出的骄傲。
“看来要经常念叨灵感了,灵感真的是念叨念叨就出来了。”巫师借口要结束通话。
他都有想法了,干嘛还要聊天。
之后的话题就是无意义的话题,还有可能耽误他下笔刚想到的灵感。
想到自己这个忘恩负义的样子,巫师又是一阵苦笑。
之前他很重感情,在经历不男不女的变故后,性格完全不一样了。
从前的他,是有内向的一面,却不是像现在这样完全不出门,害怕出门的程度。
一个人关的越久,越恐惧。
恐惧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变成比用餐还勤的陪伴。
这也是巫师所害怕的。
俗话说,自己看不出自己的问题。
也确实是那样,虽然他经常害怕,却不知自己害怕什么,恐惧什么。
巫师觉得他一个人根本拯救不了自己,于是就这样破罐子破摔。
没有办法的时候,如果安于现状,没准还能轻松点。
巫师是这样做的,可情况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就说这手到擒来的钱吧,他和黎檀提好了条件,黎檀在这方面做到了让步。
虽然黎檀哪件事都让他不满,唯独在写剧本的事上格外迁就他。
巫师看在眼里,更是清楚黎檀是因为信任,才将任务交给自己的。
他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别看他嘴上说着不满黎檀的话,当他真拿酬劳找他,酬劳给够,事也真的少时,巫师就觉得不好意思了。
人家这么讲究,他好歹把稿子按时交上去。
这是他打电话给朋友时,内心的想法。
不知道朋友能帮到他哪步,只想着尽快找个思路,将稿子写完。
对方都这么说,朋友听出巫师的意思:“你忙吧。”
结束电话,巫师回到电脑前。
与朋友通话的瞬间,脑子里突然有了思路。
或许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巫师回忆自己最有灵感的时光,并不是想着自己要写什么的时候,而是想着恶搞黎檀,对方无语的样子。
透过这个想象,巫师明白了一个道理。
或许这就是一个创作者的样子。
虽然他没经过专业的培训,但不代表他无法成为一个写手。
对创作者来说,动笔前,脑子里不仅要放着灵感,更要有坦诚的心,愿意表达自己。
文字连接着情感,即使巫师有着汹涌的感情,也只能透过文字传递给演员。
演员若不能从文字上感受到情感,就不能演绎出让观众投入的作品。
这么一想,巫师挺着胸膛:“原来我这里才是关键的一步。”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再去动笔。”
“其次要投入情感,既然我对黎檀的怨恨没解开,而怨恨又能帮助我完成作品,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巫师茅塞顿开,喝了口水,在键盘上打字:“如果想着怨恨是不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