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同意老汉所求。
江崇安读的圣贤书,自是有忧国忧民之心,可江氏宗族兴衰,都与他做出的决议有关,万万不可轻率决断。
老汉听此,料想他们不愿换粮,还想开口央求,却见其他人都不再看他,失望不语,踉跄地往队伍后走去。
见他身影渐远,江崇安才朝众人开口道:“这番情形,众位都亲眼所见,你们决断罢。”
远山村虽说一同逃荒,听从里正和他的话行动,粮食却没有归公统一分配,毕竟整个村人多得厉害,这样做,易不患寡而患不均,滋生混乱。
再且,不同村户,粮食多少也多有不同,因此大伙都是自个管自个吃食。
“我们就是因着粮食少,才出来逃荒的,此番前往益州也不知路上如何,要走多久,若是将粮食换了玉璧,往后粮食少了,路上可就多了几分危险。”
“当然,若是换了玉璧,又顺利到益州安定下来,这玉璧便可换比粮食多得多的钱财。”
怕乡民见识少,不能深谋远虑,江崇安将话掰碎告诉他们。
“是极,大伙都要考虑清楚了。”
里正附和道,他一向和江家是绑在一起的,两家人在村中最有声望,却不互相对立,反之相互扶持着。
说完,江崇安带着江瑱离了人群,只余下里正在听他们说话。
其实这件事,只和族里有名望的几位叔公商议便好,不过如今是在外面,大伙都在,直接商议也行。
围观众人,见秀才公走了,说话不再小心翼翼。
“依我看,还是换好,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往后哪里能用一点粮食换到成色这般好的玉璧。”
“要换你换,我可不用粮食换这些没用的东西,又不能填饱肚子。”
家里粮食多些的,和粮食少些的,对于换不换看法自是不一样。
“照我说,就应该换,秀才公方才都说了,到地方就可换更多钱财,这可是一本万利啊。”
这道尖锐的声音一出,人群更加吵闹。
“树根他媳妇,我还不知你打什么主意,你那个粮食都没多少,两个闺女都饿得皮包骨了,你还换,莫不是打着没粮就找我们借的主意吧?”
一群人开始就这件事吵了起来。
那个尖酸刻薄的妇女,被其他人说得恼怒,骂骂咧咧着,“就两个赔钱货,还想吃多少。”
江璃拿着鉴定好的棉种去找江崇安,路过恰好听到这些话,目色冷凝穿过人群,精准找到说这句话的农妇。
末世最重要就是孩子,保护儿童在最高位的,不管男女。
江璃见不得重男轻女,更见不得虐待孩子这种事情,要是在末世,这人得蹲牢房分拣异种。
察觉寒意,那妇女环顾周围却没找到异样,怕引起众愤,顿时偃旗息鼓。
“爹我们换这个种子吧,瞧着他也不像是说假话,换些来种试试也无妨。”
江璃带着霍序,找到江崇安时,见他们没有在商议事情,直接开门见山道。
“我也是这般想的,那群人再没吃食,怕是要饿死在路上,万万不能这般见死不救,而且还不止一条人命。”
江瑱闻言,直接附和道。
江璃看了自己哥哥一眼,她是真为了棉种,这位哥哥估计是没有面对过极端情景,还和在书院求学时一样,满怀理想。
“也罢,我们家还是有些粮食的。”
江崇安他们两人都同意,才松了口,不过眼神却有些复杂。
他年纪大了,虽有文人风骨,可却也是一族之长,权衡利弊之事做得多了,罢了,孩子遇事少,有善心也算是好事。
江璃察觉他是视线,没有辩解,误解就误解吧。
“对了爹,要是他们想换玉璧,便让每家均分出粮食,不然往后换了玉璧的,怕是要借别人的粮食才能换,易生乱。”
想到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