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演义通俗> 113回:孙权拒用庞统鲁肃荐其投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3回:孙权拒用庞统鲁肃荐其投刘(1 / 3)

却说周瑜怒火中烧,猛地坠落在马下,左右随从急忙将他救回船上。有军士传言:“玄德和孔明正在前面山顶上饮酒作乐呢。”周瑜听后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说我取不了西川,我发誓一定要把它拿下!”正愤恨间,有人禀报说吴侯派弟弟孙瑜来了。周瑜将孙瑜迎入,把之前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孙瑜说:“我奉兄长的命令来协助都督。”于是下令催促军队继续前进。当行军到巴丘时,有人禀报说上流有刘封、关平二人率领军队截断了水路。周瑜听后更加恼怒。

就在这时,又有人禀报说孔明派人送来了书信。周瑜拆开信封,只见信中写道:“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自柴桑一别之后,我对你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听闻您打算攻取西川,我私下认为这是不可行的。益州百姓实力强悍,地势险要,刘璋虽然昏庸懦弱,但凭借这些足以自保。如今您要劳师远征,辗转万里,想要取得全面的成功,即便像吴起那样的名将也难以制定出周全的规划,孙武那样的军事家也难以处理好后续的事务。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他的心中又怎会片刻忘记报仇雪恨呢?如今您兴兵远征,如果曹操趁机来袭,江南地区必将化为齑粉!我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特此告知。希望您能明察。”

周瑜看完信后,长叹一声,吩咐左右取来纸笔,给吴侯写了一封信。然后他召集众将,说道:“我并非不想尽忠报国,无奈天命已尽。你们一定要好好侍奉吴侯,共同成就大业。”说完,便昏死过去。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苏醒,仰天长叹道:“既然生了我周瑜,又何必再生出诸葛亮!”接连叫了几声后,便与世长辞,年仅三十六岁。后人有诗感叹道:“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周瑜的灵柩停放在巴丘。众将把他留下的书信密封好,派人飞速禀报孙权。

孙权听说周瑜去世,放声大哭。他拆开书信一看,原来是周瑜举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信中大致写道:“我周瑜本是平凡之才,承蒙主公特殊的恩遇,被委以心腹重任,统领兵马,怎敢不竭尽全力,以图报效。无奈生死难以预料,寿命长短自有定数;我的志向尚未实现,身体却已先死,留下的遗憾何其深重!如今曹操在北方,边境战事尚未平息;刘备寄居于荆州,犹如养虎在侧;天下局势变幻莫测,难以预知。此时正是朝中大臣们日夜操劳、主公您忧心忡忡的时候。鲁肃忠诚刚烈,遇事严谨认真,可以接替我的职位。人在将死之时,说出的话是真诚的。倘若主公能够明察,我周瑜虽死也能瞑目了。”

孙权看完信,哭着说:“公瑾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如今却英年早逝,我还能依靠谁呢?既然他在遗书中特地举荐了子敬,我怎敢不听从呢。”当天就任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同时派人护送周瑜的灵柩回去安葬。

话说孔明在荆州,夜晚观察天象,看到将星坠落,便笑着说:“周瑜死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玄德。玄德派人去打探,果然证实周瑜已经去世。玄德问孔明:“周瑜既然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孔明说:“接替周瑜领兵的,必定是鲁肃。我观察天象,将星聚集在东方。我打算以吊丧为由,前往江东一趟,顺便寻找贤能之士来辅佐主公。”玄德担心地说:“只怕东吴的将士会加害于先生。”孔明自信地说:“周瑜在世的时候,我都不惧怕,如今他已经死了,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于是,他与赵云带领五百军士,准备好祭礼,乘船前往巴丘吊丧。途中打听到孙权已经任命鲁肃为都督,周瑜的灵柩已经运回柴桑。

孔明径直来到柴桑,鲁肃按照礼仪迎接他。周瑜的部将们都想杀掉孔明,但是看到赵云手持宝剑紧紧相随,便不敢轻举妄动。孔明让人在灵前摆好祭物,亲自奠酒,跪在地上,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