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张副部长摆了摆手,道,“和国外合作研制三代机是未来的事,也不是穆罕默德能决定的。”
言外之意就是,不是你一个试飞员能撮合的。
张副部长说,“小李,你和穆罕默德的谈话我都听到了,你告诉我,按照你的判断,歼七出口这个项目,有几分把握?”
大家都盯着李干。
李干笑着说,“把握十足,埃方肯定会很快提出签约,而且他们肯定会提出,第一批战机用涡喷七发动机,后续批次再陆续换成斯贝发动机。”
埃方很着急,急于回血,机型敲定了,要的是快速交货,越快越好,哪怕为此放弃部分性能。
宋文忠想明白了,他若有所思地说,“他们提了那么多的具体要求,条件苛刻,原来是在故弄虚玄。”
李干笑着说,“他们就是再着急也不会表现出来,做生意嘛,都这样。”
杨伟一拍大腿,眉飞色舞地说,“我明白了,说到底,全靠小李精彩的飞行展示啊,彻底折服了穆罕默德,他才拿出了真心实意。”
“小李立了大功,没说的,我会兑现承诺,给你请功。”张副部长呵呵一笑。
其他领导看李干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好家伙,副部长亲自请功,那妥妥的个人一等功啊!
这小子才到位几天。
眼看小会就要结束,李干连忙说,“首长,出口埃方的第二批歼七肯定是要使用斯贝发动机的,可是如果等黎阳厂试制出来,进度肯定赶不上。”
“大厂那边有五十台整机,您看能不能协调一部分过来,先用在歼七出口上面?”
宋文忠忽然看到李干隐蔽地朝他递了几个眼神,略一思考就明白了——趁领导正好在厂里,领导心情又这么好的情况下提出来,成功的几率很大。
有整机,还是原装的,谁愿意等仿制品?
而且,黎阳厂仿制斯贝发动机,没一两年时间下不来,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至于为什么是李干先提从211厂协调一部分斯贝发动机整机过来这个事,道理很简单,李干是试飞员,而且很年轻,提的要求再过分也是可以理解的,年轻人嘛!
李干提出来被拒绝了,事情还有转机,可如果杨伟提出来呗拒绝了,那这事就基本没戏了。
杨伟可是代表985厂的。
小厂想从大厂手里抢食,可太难了好不好。
果然,张副部长微微皱起了眉头。
李干刚刚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说李干凭一人之力挽救了985厂,那是一点都不夸张。
这么一位如此优秀的小同志,出于公心,提了这么一个要求,即使很过分也很难办,此时此刻,张副部长也不好一口回绝。
人心都是肉长的嘛。
张副部长得搞清楚,这是李干个人的意思,还是985厂的集体请求。
他问道,“小杨,小宋,你们是研发的主要负责人,你们是怎么想的?”
宋文忠果断地说道,“领导,斯贝发动机已经引进七八年了,放在大厂那边恐怕都落灰了吧?与其闲置,不如拿过来我们搞三代机的试验性研发。”
他话一出口,李干心里就翻白眼了,我的宋总啊,你就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行吗,好端端的提什么闲置落灰啊提什么三代机试验性研发,这不是在领导面前戳大厂的肺管子吗?
好了,焦点从斯贝发动机转到了大厂和小厂之间的矛盾上来了。
宋文忠还真的没这个心思,他就单纯的直,直得不能再直得一枚纯军工科研大佬。
杨伟急脾气归急脾气,但他敏感性是极强的,宋文忠话一说完,他就知道要坏事了。
他连忙补救说道,“部长,文忠的意思是,歼七的出口是第一位,大厂手里的五十台斯贝发动机,左右也是闲着……”
说着说着也说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