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波斯商队,江南的绣娘通过根系通道向木骨都束织女请教织锦纹样,甚至应天府的乞丐们都自发组成“星石拾荒队”,将街头碎晶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匠人。
“父皇你看!”朱祁镇指着全息图上的闪烁光点,“那是叔父他们回来的船队!”朱瞻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代表朱瞻膳的星芒正与民间根系的荧光编织成网,网的中心是用十二国文字书写的“共生”二字。
申时三刻,文明王府的议事厅。
朱瞻膳将王弘道的密报残片递给朱瞻基,皇帝看着上面“烧毁星轮寺,以绝文明之乱”的字迹,脸色凝重“原来当年父皇被误导至此。这些年御史台弹劾的‘通番案’,竟有七成是他们自导自演。”
“但他们没想到,”朱瞻膳取出从官窑废墟带回的青铜残片,残片上的梅花卫徽记已被星石荧光覆盖,变成类似根系的纹路,“每一次打压,都让文明根系更深地扎入民间。就像这残片,现在反而成了最好的文明肥料。”
朱祁镇突然举着星石佩跑进来,佩上的星纹正在投射春桃教他的皮影戏一个小皇子跟着文明王叔叔出海,用星石罗盘化解了风暴。“叔父,我梦见咱们的宝船开到了星星树的顶端,上面挂满了各国的礼物!”
朱瞻基笑着接过星石佩,佩面突然映出未来景象成年的朱祁镇站在文明港的“根系议会”前,议会成员包括波斯商人、柯枝学者、大明匠人,他们正用星石投影仪讨论如何治理红海珊瑚礁。画面右下角,春桃的航海日志更新到第一百零一卷,扉页写着“当最后一个‘番邦’标签从字典里消失,文明才算真正成年。”
酉时正刻,文明港的“根系广场”。
千万人聚集在此,见证“文明蛀虫”事件的审判。当王弘道的罪行通过星石全息投影公之于众,人群中却响起意外的声音
“当年我爹被当成‘通番贼’下狱,原来都是他搞的鬼!”
“我家的星石纺车就是被御史台抄走的,害我娘哭了三天!”
朱瞻膳示意大家安静,他举起从官窑抢救出的假星石“这些伪造的邪器,本想阻断我们与世界的联结,却让我们更明白——真正的文明,从不需要皇权背书。”他将假星石投入广场中央的熔炉,炉中腾起的火焰里,竟浮现出各国百姓的笑脸。
熔炉冷却后,形成一块巨大的共生水晶,水晶中封存着爆炸时的黑蝶与荧光蚂蚁,此刻它们竟和谐共处,化作“破邪成光”的图腾。春桃将水晶切割成千万枚小吊坠,分给在场的百姓“这是文明的勋章,送给每一个用双手创造美好的人。”
戌时三刻,秦淮河再次迎来灯船巡游。
朱瞻膳与苏月璃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百姓放飞的孔明灯上,不再是双星图案,而是各种文明符号的自由组合有柯枝星轮与应天云锦的纹样,有天方新月与大明折扇的图腾,甚至还有木骨都束骆驼与江南水牛的剪影。
“看那儿!”苏月璃指着上游漂来的巨型灯船,船身竟是用各国废弃兵器熔铸的“文明方舟”,船头立着用星石碎晶拼成的女神像,她左手持浑天仪,右手握星轮,脚下踩着梅花镖变形的橄榄枝。
朱祁镇趴在栏杆上,用星石哨子吹出一串复杂的旋律。忽然,所有灯船上的星石同时发亮,拼出“根系不死,文明永生”的光语。春桃在船尾记录下这一幕,忽然发现航海日志的空白处,不知何时被星石粉写上了一句童谣
“星石亮晶晶,照我去远行,左手牵柯枝,右手挽天方,文明的种子,种在心里头,开出十二色,年年好收成。”
亥时初刻,文明港的星空下。
朱瞻膳看着港口停泊的商船,船身上新刷的标语五花八门“互通有无,不必问西东”“星石换香料,笑脸换拥抱”“文明不是月亮,而是满天星”。老匠人阿洪带着一群学徒走过,学徒们的工具包上绣着各国文明标志,叽叽喳喳讨论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