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会:疑云初现
滨海镇的晨雾还未散尽,咸涩的海风便卷着细沙掠过防潮堤,在教学楼外墙上留下细密的吻痕。厦二中初三(五)班的玻璃窗映着破晓的霞光,青藤新抽的卷须正攀着窗框打旋儿,将&bp;“未来教室“&bp;的海报衬得愈发鲜活:画里穿校服的少年们在全息投影前调试无人机,阳光透过模拟法庭的穹顶,在他们肩头镀上金边。
金戈的皮鞋跟敲打着讲台,粉笔灰在光束里浮沉。他望着台下攒动的家长,忽然想起上周张昊在作文里写&bp;“父亲的手掌像砂纸,却总在我作业本上留下温暖的汗渍“。此刻那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就坐在第三排,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水泥碎屑,正用指腹反复摩挲桌角,仿佛在确认这不是梦境。
“这里收纳着孩子们半学期的心血。“&bp;金戈掀开档案袋,牛皮纸摩擦声里混着窗外的潮声,“张昊同学参照《民法典》第七编,为父母设计了沟通备忘录;陈小雨记录的雨水&bp;pH&bp;值变化,精确到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还有李佳用废旧遮阳伞改造的书包,肩带处缝着她奶奶绣的玉兰花......“&bp;他的指尖掠过泛黄的纸页,忽然听见前排传来纸张撕裂般的响动。
张昊父亲猛地站起来,木椅在地面拖出刺耳的声响。这个惯于在脚手架上行走的汉子,此刻像被雷劈中般颤抖,手中攥着的正是儿子写的家庭关系改善方案。“这、这字...“&bp;他喉结滚动着,粗糙的拇指划过纸上&bp;“建议每周三晚共同观看普法栏目“&bp;的字迹,眼眶突然发红,“去年他还只会在作文里写&bp;''&bp;爸爸回家时我已经睡了&bp;''...“
教室后门&bp;“咔嗒“&bp;轻响,黄琳抱着保温杯闪身进来。淡蓝色连衣裙的领口处别着枚银色船锚胸针,那是学生们送的毕业礼物。她绕过课桌时,裙摆拂过张昊父亲的椅背,带来若有若无的茉莉香。“小心烫。“&bp;她将保温杯推到金戈手边,指尖在他手背上短暂停留,温度比海风温暖些,“余匕的硬盘...&bp;有段监控视频。“
暮色漫进教室时,家长们的议论声渐渐低下去。金戈刚把档案袋锁进铁皮柜,办公室门就被撞开&bp;!一名穿深色工装的快递员站在门框里,黑框眼镜反着走廊的光,嘴角扯出个歪斜的笑:“金老师,到付件。“&bp;他扬了扬手中的牛皮纸袋,封口处的胶带歪歪扭扭,像条即将蜕壳的白蛇。
黄琳的指甲掐进掌心。她看见金戈接过纸袋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纸袋底部渗出的油渍在灯光下呈不规则形状,像张扭曲的地图。“去器材室拆。“&bp;她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声音轻得只有两人能听见,余光瞥见走廊尽头的阴影里,余匕的白衬衫领口闪了闪,嘴角的血痂在廊灯下泛着暗红,像朵永不凋零的恶之花。
纸袋落地的声音格外清脆。A4纸页打着旋儿散开,最上面那张印着&bp;“厦二中财务支出明细表“,2024年9月的&bp;“未来教室“&bp;项目栏里,五十万经费去向被划了刺眼的红叉。黄琳听见金戈的呼吸陡然变重,抬头看见余匕正隔着玻璃窗注视他们,指尖在玻璃上敲出摩尔斯电码般的节奏:三长两短,那是求救信号,此刻却像死神的叩门声。
二、档案室的暗夜:真相的触角
午夜的档案室像被时光遗忘的琥珀。木质档案架散发着陈年纸张与霉菌混杂的气息,月光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在积灰的地面画出斑驳的琴键。金戈蹲下身,指尖划过&bp;1998&bp;年的账本,纸页上的修改痕迹比想象中更明显:原本&bp;“实验室设备采购“&bp;的金额被橡皮反复擦拭,露出底下模糊的银行账号,尾号&bp;“479“&bp;正是余匕工牌的后三位。
黄琳的手电筒光柱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