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妤一点不后悔让笙歌破月赶人。
这个二夫人安氏在盛京潘氏当家,连她这个外来人都看出了虞氏不敢得罪潘氏,安氏作为潘氏的二夫人,居然听了太后虞氏的三言两语,就火急火燎的跑来教训潘妤。
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难道潘妤还要惯着她吗?
或者她知道太后的意图,就是想到潘妤面前来耍一耍她二夫人的威风,那潘妤也不能让她如愿。
总之,太后召见二夫人进宫来对付潘妤,安氏就算不帮潘妤做主,也不该受人挑唆砸自家的锅。
“娘娘误会,奴婢并非担心二夫人对娘娘不利,而是担心……她会对付夫人。”兰乔嬷嬷欲言又止,潘妤不解:
“我阿娘?她在汝阳,二夫人能对她如何?”
兰乔嬷嬷说:“今晨刚收到的消息,二夫人昨日已出发来京城了。”
潘妤一愣:“阿娘来京?所为何事?”
兰乔嬷嬷:“自然是为了娘娘。”
从前崔氏愿意留在老宅,主要是因为女儿在身边,母女俩相依而过,互为扶持,如今女儿被潘家的男人们嫁进宫中,崔氏担心女儿,便是再不喜盛京,也要来看看的。
潘妤作为接替原主之人,自然知晓原主与母亲崔氏之间感情有多深厚,想起母女间的日常羁绊,潘妤心中一软:
“阿娘来京也好,我确实很思念她。”
兰乔嬷嬷却是一叹:
“唉,二夫人素来强势,大夫人素来被她压制,娘娘今日未曾给二夫人留颜面,也不知二夫人会不会对大夫人出手。”
潘妤沉吟片刻后说:
“无妨,到时候我下旨请阿娘入宫小住便是。”
母女俩住在宫里,远离潘家人,二夫人就是想报复也没机会。
兰乔嬷嬷觉得这也算是个办法,这才稍稍安心告退。
潘妤说这些家事时,并未避着一旁做手工的阿桑,兰乔嬷嬷退下后,潘妤又回到阿桑身旁,却是沉默不言。
阿桑奇怪的看了一眼沉默的潘妤,以往只要她坐在自己身旁,总能想出各种话题,突然不说话了,阿桑还有点不适应。
手中的面具其实还没做好,但阿桑却转身对潘妤招了招手,让她凑过来试戴面具。
潘妤面上闪过惊喜:“做好了?”
阿桑摇头表示没好,只是让她试戴一下。
即便如此,潘妤也很高兴。
这段时间她从一开始想跟阿桑学做面具,后来发现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于是她的愿望就变成【希望阿桑成功给她做一副面具】。
等了十多日,终于看到曙光。
乖巧的面向阿桑坐下,任由阿桑给她整理额前碎发,下意识避开阿桑近在咫尺的目光,但因两人离得实在很近,潘妤百无聊赖,便观察起阿桑脸上的面具,再一次感慨巧夺天工。
因为哪怕她这么近距离观察,依然看不出阿桑脸上有面具,连一丝丝的接缝都看不出。
沁凉的软皮盖在潘妤的脸骨上,不知道是什么材料,仿佛有一种吸力,潘妤仰着脸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的配合模样,让阿桑眼中添了几分笑意。
面具刚从木雕上剥离下来,只是初具模型,自然还不甚匹配,要想严丝合缝,仍需细细打磨几日方可。
之所以现在让潘妤试戴,主要想把她从被家事影响的情绪中拉出来。
潘妤戴着一张仍有瑕疵的面具,非要照镜子,如她所愿后,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又笑得前仰后翻,她这一笑,面具还脱胶了两块地方,看着就更怪异了。
阿桑无奈,将捧腹大笑的她拉回原位,记录下不合适的地方,便将面具从潘妤脸上剥了下来。
潘妤原本还有些低落的心情,此刻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面具的期待与阿桑手艺的佩服,言语却颇为打趣:
“阿桑,你有这等手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