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虞千秋对和安公主的惩罚,不知有没有彻底安抚下潘远山,但至少让他恢复了假笑。
“如此,臣便告退了。”
潘远山向着虞千秋与太后拱手告辞,转身时看了一眼潘妤,潘妤便立刻会意,起身行告退礼后,与潘远山一同离开长秋宫。
皇帝楚子玢回头看了一眼国师霁尘,见证了一场摄政王与潘相的交锋,未曾殃及池鱼已是万幸,哪里还敢多留,小心翼翼的起身行礼低头离开,一套告退的动作行云流水般顺滑。
潘妤在潘远山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暗中观察着这个便宜爹,思考着今日自己有没有崩人设,按理说不会,因为潘妤是随崔氏在汝阳长大的,记忆中跟便宜爹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他对潘妤这个女儿也未必多了解。
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父女,血脉亲情的共鸣或许会让他察觉出什么也说不定。
潘妤心下忐忑,走在前面的潘远山忽然停下脚步,吓了潘妤一跳:
“父,父亲?”
潘远山看着眼前垂首惊惧的女儿,重重的叹了口气:
“你如今已贵为皇后,行事说话不可再如往昔那般软弱依从,莫因你的恭顺忍让叫人觉得我潘氏可辱可欺。”
潘妤暗松了口气,原来不是她装得不好,是装得太好了。
“是,父亲。”潘妤低声应承。
潘远山很是无奈,知道人之性格并非一两日能扭转,故放软了语调:
“你要时刻谨记,你是我潘氏嫡女,一国之后,只要我潘氏存在一日,这后宫就无人敢动你分毫,莫怕。”
潘妤点头应是。
看来便宜爹彻底相信今日之事与她无关,言语中有为她撑腰的意思。
潘远山:“好了,为父这便出宫了。”
潘妤两步上前:“女儿送父亲。”
潘远山摆手拒绝:“不必。你也回去吧。”
说完,潘远山在内侍的带领下,头也不回的离宫而去,潘妤站在原地目送,笙歌从旁问:
“娘娘,咱们要派人去监管和安公主行刑吗?”
潘妤收回目光:
“不必。”
掌嘴一百,若真的下死手打足打够了,和安公主定会牙崩脸烂,到时可就真的结仇了,纵然有潘氏保驾护航,潘妤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意思意思得了。
真正令潘妤心动的是后面的惩罚,禁足、减食邑、不许入宫,和安公主不进宫折腾,潘妤的日子才会太平。
不过,看摄政王对便宜爹的态度,实在耐人寻味,他为了安抚潘远山,竟舍得拿自己的亲外甥女祭天。
看来潘妤之前猜的不错,定然是出现了什么令虞氏极其害怕的变故,才让他这般舍得血本拉拢潘氏。
天可能真的要变。
而天变时,她这个皇后又该如何自保呢?
潘妤若有所思的经过御花园,身侧笙歌察觉有人在看她们,回头望了一眼,就看见皇帝陛下正远远目送她们,身边站着国师霁尘。
“陛下可看到了?”国师一身道袍,仙风道骨的进言:“潘氏女的威力。”
楚子玢盯着潘妤离开的方向点了点头:
“嗯,竟连摄政王都要忍让三分。”
“如此,陛下更要争取了。”国师进言。
楚子玢叹息:“国师当朕不想亲近潘氏女吗?可摄政王不允,若朕敢碰潘氏女,摄政王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朕。”
国师敛目自荐:“未必只有宠幸才能拉拢,若陛下信得过臣,臣愿为君建起与潘氏女的桥梁。”
楚子玢眼前一亮:“当真?朕自然信得过国师,如今全天下,怕也只有国师一人能懂朕的抱负,愿真心真意为朕谋划了。你尽管去做,但千万莫要被摄政王知晓。”
国师做感激状:
“陛下于臣有恩,臣为陛下万死不辞。”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