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芋居坐落在园子西边。
最西的水闸从元和塘引入水系,经过沁芳闸分成三条小溪流再汇入大湖,煨芋居就位于其中一条小溪旁边。
院子原本是戏班子居住地,由两个一进的小四合院合并而成,外面连着一个戏台,戏台被改造成了大开间,比寻常房子要高出一米高。
四姨娘和顾一昭就各住一个四合院,各有出门的地方,只在中间墙上打通了一个小门,彼此守望又不互相打扰。
顾一昭很喜欢那个戏台,叫人把大开间布置成了书房,推窗视线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四姨娘高兴得什么似的,一直念叨着:“没想到在苏州也能住上大房子!”
娘俩被罚去别院前在前院一处浅浅小院里凑合,当时理由是“要等太太回来分配了再定”,可大姨娘和三姨娘早就住进了大院子。
她原本想着就算回来了也只能去原来的院子,没想到太太这么慷慨,大手一挥就给她们一座又大又宽敞的好院子!
非但如此,太太还吩咐人送来一批家具,虽然不是花梨木那样名贵木材,但也结实美观,算得上很体面。
四姨娘心服口服,觉得太太不像那些姨娘说得那么可怕。一直念叨着:“托了太太的福。”
顾一昭悄悄笑,任由她念叨。
已经摸清楚了她身边几个大丫鬟都不是太太的人,那想必就在四姨娘身边安插着,多说太太好话也能传到她耳朵里去不是。
再请安时四姨娘就很积极,早早就带着女儿去听松堂门口等太太。
一到门口,崔氏还没醒呢。山茶八卦,跑去聊了一会后悄悄跟顾一昭说:“今早老爷在,想必睡过头了。”
看来亲爹和嫡母和好如初,顾一昭点点头,颇为欣慰自己能躲过穿越来的第一个劫。
还捎带着解救了顾家其他姐妹嫁进太监之家的不幸。
然而其他姐妹不这么想。
一开始她们还懵懂不知,大家稀里糊涂坐船回了苏州府,可等回到府里各自与姨娘相见,有大人分析清楚后三娘子和四娘子便对顾一昭怒目而视。
今早请安时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想必是觉得顾一昭挡了自己的青云路。
倒是二娘子对顾一昭态度不错,微微颔首。
六娘子也笑眯眯打招呼:“五妹妹。”,却被自己姐姐三娘子扯了扯衣袖。
大姨娘嗔怪她们一声:“这孩子。”,不好意思冲五娘子笑笑,又跟四姨娘打招呼。
四姨娘个没心没肺的,在别院时气冲冲骂过大姨娘“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可听了大姨娘几句友好的问候后又跟她亲切交谈起来。
倒是三姨娘,看着树下人人母慈子孝的场景,微微蹙了蹙眉,哼一声就站在旁边,从怀里掏出个小把镜,对镜理完褙子理发型,忙得不亦乐乎。
过一会房门开,几人进去。
顾介甫今日还要去动身去衙门,所以穿着官服,看着颇为威严。
崔氏皮肤白里透红,看着气色又比在别院上好了一大截,斜靠在靠枕上,倒像是仕女画里养尊处优的曼妙少妇。
几位姨娘都神色黯然。
不过也都调整过来,恭顺带着女儿们给崔氏请安。
崔氏懒洋洋免了她们行礼,问起各房如何安置院子的事,才聊了两句,忽得想起什么似的开口:“对了,大少爷虽然在书院,他住的拜石轩也要摆设陈列好。”
郑妈妈就适时递上话头:“回太太,又给大少爷书斋又多加固了窗棂,这样外面鸟鸣杂声也吵不到少爷读书。”
顾介甫点点头,很是赞赏。
郑妈妈趁机回话:“可是这钱……是外院走账还是……”
大家喝着茶的手就都一顿。
顾家账册分为内外院,外头顾介甫开销和人情往来都是外院账,内宅家眷走账便是内院账。
原先外院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