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了,就根本打不了比赛。时间拉长也有好处,布局和中盘时间充裕了,能做更细致的准备。与此同时,匹配到的对手实力远超业余赛事,职业级别的思维碰撞是另一层面的火花。
就像是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考试,不仅卷面难度不同、考试时间不同、分数不同,而且,周遭的同学是中考筛选之后留下来的,而不是义务教育的所有人。洛灵华的职业段位虽然不高,但她成熟的围棋思维、训练方式,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是双蝉曾在业余赛事里接触到的少数顶端层级了。面棋和网棋很不一样,约棋和赛事更不一样。网课怎比得教室上课?随堂测验怎比得月考?遑论现在,或许是双蝉的“期末考“会考”。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如此职业化的赛事里接触职业棋手,给双蝉带来了隐隐的压力与兴奋。
一台猜先,双蝉执黑,洛灵华执白。
二台以一台的结果为准,刀伽或随之执白,其对手执黑。围甲对局室内的偌大场地里,规整地布置着8台棋桌,每个台次侧边配有一位裁判,镜头从每个人的身上掠过,又拉远拍摄了全景。第一颗棋子落下,2014年第二届女子围甲联赛的第一轮对局,就正式开始了!
苗飞白没有上场,此时正与其他人在隔壁房间观看比赛。认识的人凑到了她身边坐下,歪着脑袋与她聊了起来。“双蝉的实力究竞怎样?"这人好奇,“我看跟她下过的,都在夸。”苗飞白:“不是有棋谱吗,你看看就知道了。”该人:“就是因为起伏太大,我才看不准。”又好奇又好奇的,给她急得嘞。
围棋需要两个人才能下,对手的水平也会影响到棋局的模样。双蝉从去年到现在的所有能找到的公开赛事里的棋谱,由于对手水平不高、起起伏伏,加上她在飞快进步,导致了她表现出来的实力忽明忽暗。比如墨非,他在世青赛时候带过她一段时间,照理来说应当对双蝉还算了解的。
可等到前阵子又接触,原本印象里的“天才加倍”变成了“超级天才"。一开始只是期许双蝉能够打满一半的联赛,胜率能过50%就可以了,现在他觉得完全可以排满全程。
至于胜率?不说100%,起码也能80%以上!墨非反复往来北京与上海,每每回归国家队,与同事们交谈之际,都要夸一夸双蝉。
同事已经听出茧子来了,喊他赶紧把人带到队内啊,天天叭叭的就知道勾引他们。
双蝉像是一座浮起的冰山,当被观察到的时候,已经是庞然大物了。人们为其惊叹,又下意识地不敢想象藏在水下的部分会有多么巨大。赢了世青赛、赢了晚报杯,这是她露于人前的冰山一角;让先对上邸寄松、咎春能赢,这是她藏在水下的一方模样。不接触她,不翻到水下,就看不到她真切的体积。问苗飞白这个问题的人,并非当真猜不到双蝉的实力。相反,就是因为太过于骇人,不符合常理,所以她潜意识地抗拒着。苗飞白看着对方,分辨出了她脸上的纠结。她仿佛在说:不可能吧?太夸张了!吓死了。然而,话又说回来,天才从不以常理判断。苗飞白与双蝉初见时,也以为她只是比普通天才多了那么一丝天分而已。训练至今,苗飞白清楚了,她其实是天才口中的天才。被家长亲戚老师朋友们夸赞的围棋天才,成为职业棋手后,才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
苗飞白摸了摸对方的头:“你看看就知道了,跟你想得一样。”对方呆住。
你怎么知道我想的是什么样?
很简单,因为苗飞白以前也这么想过。
11岁的女子棋手未定段却已经达到了近乎职业中段的高度,这本就是一个荒谬的判定,旷古烁今,所以没人敢信自己的想法。但刀伽或信。
苗飞白也信了。
什么田忌赛马,上海队的一二台,全是难啃的上等马。双蝉还记得来北京之前,隔壁队的桓晓骞和兆阳等人给她的打气助威。桓晓骞说:“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