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斩礼部尚书的钢刀也不应该用在这件事上。安王做贼心虚,就像薛理先前分析的一样,认定薛理的目的是他。安王也不敢直接杀人。谁知就是那么巧,盯着官舍的家奴向安王禀报,庐州知府安排了几名女子。
担心迟则生变,安王一不做二不休,加了一把火。安王乃皇帝的亲弟弟,枢密使和刑部章大人都不敢斩杀关押,查清楚之后就上奏皇帝,请皇帝定夺。
奏表送往京师,章大人就查灭门惨案,通过这起案子,查清庐州官场。涉案人员太多,全部押往京师劳民伤财,章大人再次上奏皇帝。皇帝收到第二份奏表,已是正月下旬。
关于安王的奏报批示送回庐州,枢密使带着安王一家和查抄的钱财前往京师。章大人和薛理等人留在庐州。待关于凶杀案的批示送回庐州,章大人把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之后,带着庐州官吏贪污所得回京复命。庐州府几乎从上到下无一幸免,可是府城不能一日无主,薛理和几个同僚留下善后。善后工作是薛理主动要求的,因为安王和庐州知府等人被查后庐州多出许多无主的土地,薛理想把这些地分出去。
章大人先前只挑大事禀报,就没把这些土地写进去。以薛理对皇帝的了解,皇帝要么把这些良田充公,要么分给心腹功勋。可是朝中那些功勋不缺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