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似是故人归> 初相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相见(2 / 4)

。"

他放声大笑,末了还真摇头晃脑哼唧了两声,“一更里来灯儿昏,轻解罗裳暗销魂……销啊销那个……

他一边唱一边伸手去摸她的脸,狎昵道:“小姑娘,会了么?”崔平章眉头微蹙,正要起身喝止,却见角落里一道倚柱的身影缓缓动了一下。

那人着月白长衫,腰束素带,神情从容,行止间自带三分懒意。他走到堂中,拱了拱手,语调轻缓,却带着几分戏谑,“姑娘年纪尚浅,唱来未免生涩。若诸位不弃,在下愿意代劳。”

满席哗然。

有人讪讪低笑,有人瞠目结舌。

小侯爷眯眼打量他几眼,酒意未退,哈哈一笑,口齿不清地问:“你一个大男人还会唱荤曲?”

青衣男子目光淡淡,却不曾落在小侯爷身上,只偏头对角落里的乐工道:“调子给我换《南风引》,奏慢些。”

说罢,便抬步走至歌台中央。

琴声轻起,仿佛春水泛波。

任九思偏头一笑,眉目含春,唇角轻启,唱的却是句:“一更里来灯儿昏,轻解罗裳暗销魂。”

声音不高,却低回婉转,带着种莫名的勾人气韵。既入耳,又入骨。

“二更里来情正浓,鸳帐低垂共交融。”

“三更里来声犹颤,被翻红浪汗未干。”

席间宾客渐渐安静下来,不知是谁咽了口唾沫。宜宁公主怔怔望着台上那张妖冶的脸,胸口却莫名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视线许久都不曾从他的身上移开。

坐在她身旁的崔平章早已眉峰紧蹙。

侧眸看向宜宁公主,却见她神色怔忡,仿佛将他整个人都屏在了耳边目外。他唇角轻动,终是忍住了。

良久,崔平章还是忍不住唤了一声:“殿下。”宜宁公主却像未曾听见一般,眼神仍旧停留在堂中那人身上。“四更里来情未歇,指爪轻痕印罗纱。”

一句比一句旖旎,一句比一句露骨。

崔平章到这个时候是真听不下去了,低骂了一句:“成何体统!”台上的人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咿咿呀呀唱到了“五更天"。永业侯小侯爷先是一怔,旋即猛然拍案而起,满面通红,醉态横生地高声道:“唱得好!唱得我骨头都酥了!”

他摇摇晃晃地从席上站起,指着那青衣男子大笑,“赏!”有好事的人凑在一处,笑得意味深长。

其中一人故意压低了声音,却又刚好能让主座的宜宁公主听见:“你知道他是谁吗?”

另一人应道:“现如今谁不晓得那任九思花名啊。”“都说他琴弹得好,“那人轻声笑了两声,“可我瞧他这一张嘴比什么都能勾人魂儿。”

“可不是,”另一人接道,语气半是揶揄半是轻蔑,“要不怎么能在女人裙子底下讨生活呢。”

两人一唱一和,说得轻,却偏偏让每一个字都落入宜宁公主耳中,试图钓出点风浪来。

宜宁公主终于还是没忍住,抬手招来玉漏。玉漏低声问:"殿下有何吩咐?”

宜宁公主道:“打听清楚这个任九思究竟是什么来历。”这话字字句句落进崔平章耳朵里,他心中十分不是滋味。玉漏自然也看出他脸色不大对劲,怯怯看了一眼宜宁公主。宜宁公主拂手道:“去吧。”

不多时,玉漏折返回来,回道:“奴打听清楚了,这位任九思原是周翰林府上的乐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被赶了出来,然后又到了宋国公府,今日他是跟着杨御史的夫人来赴的春日宴。”

崔平章讥讽道:“这人倒是吃得开。”

宜宁公主沉默了一会儿,吩咐玉漏:“你去,帮我把任九思叫来。”玉漏看了一眼崔平章。

宜宁公主不耐道:“叫你去你就去。”

不多时,玉漏引着那青衣男子行至阶前,低声道:“殿下,人已带到。”宜宁公主抬眸,看见那人立于花灯映照之下,月白长衫随风微动,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