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跑的跟在她身后,连摩尼寺旁的信徒都拽不住她们,只得寻了别人讲述自家祖师爷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
中原多见佛寺与道观,泉州因为往来的番商过多,遂也建了些番寺,供奉他们的神明,以解思乡之苦。
这种番寺大多集中在城南蕃坊里,圆娘不信奉这些,被传教的信徒缠磨住还是挺难脱身的,是以若无苏遇的陪伴,她还是很少来这里的,怕麻烦。今日她从茶肆里走出来,胸口堵了一口郁气,无处发泄,抬脚便来了此处闲逛。
番商们操着语调奇怪的汉话招揽生意,红胡子,鲜艳条纹长衫,深目隆鼻,皮肤白皙或棕红、黝黑很有异域风情。圆娘选了几款香料,由着她带来的泉州本地仆人跟店家去砍价,知雪最后付银两,她只需挑选自己看得上眼的东西即可。知雪看着自己手上的包裹愈来愈多,不禁笑道“早知如此,今日说什么也得把砚秋喊来。”
圆娘亦笑道“倒不如驾辆马车来的实在。”主仆三人说笑间便进了一家天竺商人经营的布庄,热情好客的天竺人向她们一一展示自己店里的布料。
天竺商人先是拿了一匹紫青色的兜罗锦,图样甚是花哨繁丽,十分吸睛,他见圆娘多看了一眼,便伸出手指比了个十字,意思是十两银子一尺。圆娘本来没在意,在天竺商人说出十两银子一尺后,她忽然笑了一下,仔细翻找道:“这布是金丝织的吗?”
天竺商人见她无意购买,又搬了一匹云霜锦来,与刚刚那匹紫青色兜罗锦是同一种布料,只是颜色不同,这个便宜些,要四两银子一尺,说是特别保暖,又轻身美观,无论是裁衣还是做被都十分合适。知雪被天竺商人天花乱坠般的描述迷住了,她望了圆娘一眼,圆娘压低声音说道“这玩意儿产自南洋,那里的气候比泉州还温暖湿润,他说能避寒的话并不足为信,况且这紫青色的颜色太压抑,我和二哥都用不到,图案过于花哨,也不是师父喜欢的模样,这白色的又太素净了,总不适宜的。”天竺商人双眸滴溜一转,拍了拍旁边的驼毛布,说都是用上好的驼绒织成的,这个绝对保暖又透气,且是精纺提花工艺的,精致又舒适,亦是内地不多见的布料。
圆娘摸了摸细软的面料,举起来往太阳地下一照,并不透光,可见针脚之密。
天竺商人取了一点子布料,放在烛火下焚烧,果然有一种动物皮毛被火烧的味道,可见没有作假。
圆娘想苏遇的鹤氅旧了,她正要谋划着为他做一个新的鹤氅,这布料正好可以做里衬,轻柔软和又保暖,一举数得。她自己也该添置冬衣了,正好一同买了。
仆人跟天竺商人砍价,从15贯一匹讲到5贯一匹,外赠二尺棉布。圆娘挥挥手将这二尺棉布赠了仆人,一行人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她到苏公馆时,苏遇已经下衙回府了,此刻正在书房里批阅公文。圆娘抱着她的战利品来到书房,苏遇便将公文拿镇纸压好,专心致志看她献宝。
听说里面还有他的份儿,他唇角的弧度怎么都按压不住了。圆娘展示完毕,命知雪和春砚将这些东西搬到厢房去,书房里瞬间只剩下她与苏遇。
她抿了抿唇,没话找话道“你在忙公务啊?”“你来了,便不忙。"苏遇回道。
“哼!"圆娘暗戳戳的问道,“你最近可有作什么画?”苏遇点了点头道:“有的,前段时间同僚在九日山为出海的船只举行祈风大典,很是壮丽,忍不住画了百舸争流图。"说着,他也开始献宝,什么千峰万仞,百舸争流,什么曲梅雪海,竹石溪林,他的画风遒劲,题材广泛,上面不少当世名流的诗词唱和印章,一看便知是精品佳作。他温情脉脉的看着她,目露期待之色,像一条等着被人夸的小狗儿。圆娘翻了翻,心道:也不是这个啦,听说他房间里有女子的小像,不知是哪个?
总之,她没有翻到,便直接问说:“有没有那种人物小像?”苏遇继续点头道:“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