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五十七章
春夏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到了晚秋。
苏轼戴锦帽着貂裘,一身戎装衬得他越发英姿飒爽,与以往穿澜衫时的温润如玉,官服时的庄严肃穆,道袍时的飘飘若仙完全不同。家里几个孩子围着他看来看去,倍感新奇。圆娘好奇问道:“师父穿成这样是要做什么去?”苏轼手握劲弓,微微一笑道“给咱们宛娘报仇去!”宛娘眸光一亮,连忙说道:“伯父,我也去!我也去!”苏轼拍了拍她的脑袋道“你还小,不能去。”“能去!我会拳脚功夫的!"宛娘双手握拳,脱口而出。王适微微侧脸,移开视线,不忍直视。
辰哥儿扶额,恨铁不成钢!
圆娘灰溜溜的钻到一旁,生怕被苏轼的怒火波及到。只有宛娘后知后觉,醒悟过来自己失言了,她对上苏轼似笑非笑的目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道“伯父会拉弓?”
苏轼晃了晃手中劲弓说道“君子六艺岂有不娴熟之理?”宛娘闻言,理直气壮道“对嘛,既然如此,谁说女子不能当君子!”苏轼屈指弹了她额头一下,说道:“你们几个隔三差五鬼鬼祟祟出门,真打量我不知你们做什么去了?”
圆娘和辰哥儿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他们以为自己瞒的很好呢!王适见圆娘和辰哥儿一脸吃惊的模样,头更痛了,一个二个,怎么都笨笨的?!若苏轼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如何敢教辰哥儿?宛娘叉腰道“好啊,伯父,你天天看着我们做贼一样偷偷溜出去,是不是觉得很有趣?!”
苏轼朗笑道:“十分有趣,甚至想跟出去吓你们一吓。”圆娘眨眨眼,她就应该知道,她的师父是个促狭的,一会儿不准弄她们就受不了。
玩笑过后,苏轼正色道:“先不能带你们去,捉拿山匪之事,白刃红刀的太过危险。”
圆娘等人虽然失望,也没做过多纠缠,毕竞捉拿山匪是正事儿,她们几个跟去碍手碍脚的,确实不太方便。
宛娘遗憾道:“我不跟去的话,伯父知道哪些是山匪?哪些是苏家的奴仆吗?”
苏轼回道:“你父亲派来护送你的,必是服侍苏家多年的忠仆,我都认得的,放心。”
宛娘又跟他确认了一遍名单,这才忧心忡忡的目送他离开。苏轼走了两步,回头道“在家等着,不许淘气,待会儿我派砚青接你们去山里打猎!”
圆娘等人顿时欢呼雀跃!
三人在家待的抓肝挠肺,半个字都看不下去,心里一个劲儿的盼着砚青回家。
约摸到了晌午的时候,砚青和苏迈风风火火的回家,把三小只塞进马车里往山里赶。
偏偏三人跟猴子一样,半点闲不住,一会儿这个掀帘跟苏迈说话,一会儿那个跑到马车前骚扰砚青驾车。
最后是苏迈虎着脸,将三只猴子镇了回去,他先回答圆娘的问题:“爹爹剿匪一切顺利,亦没受什么伤,意气风发的紧。”继而,又回答宛娘的问题“苏家的仆人都一一解救出来,除了饿瘦许多,其他的也都还好,宛娘妹妹不必担心。”
然后是回答辰哥儿的问题:“待会儿骑马的时候多着呢,现在老老实实在马车里坐着,不然现在骑马骑累了,待会儿可就打不了猎了!”三小只这才安静下来,同样安静下来的还有金猊奴,它老老实实的趴在马车中央,伸着舌头哈气。
车轮骨碌碌转着,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来到黄茅冈。辰哥儿好动,他迫不及待掀帘跳下马车,嗯,还记得回头扶后面的妹妹们一把。
黄茅冈已经被围了起来,苏轼锦帽貂裘众星捧月跨坐在一匹青璁马上,他目光如炬,见苏家的马车到了,打了一声口哨,金猊奴夺帘而出,拼命朝他奔去辰哥儿在后面大喊都喊不住,他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嘟哝道“到底谁是金猊奴之主?”
圆娘笑着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道“如今看来,自然是师父啦!”她极目远眺,见围栏旁站满了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