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去弄一批塑料,先拿南边儿试试,看看效果,要是不错的话,北边也封上。”
黎安安听了,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跟着提醒,“买厚的,太薄的话,风一吹就撕开了,越厚越好,能透光就行,咱精心点儿使,用个五六年绝对没问题。”
“啥用五六年啊?”
黎安安一回头,就见刚刚外出的一老一小回来了,抓住看见一堆稻草就想往上扑的小家伙,揉了揉,又放开,嘴上给陈大娘又解释了一遍。陈大娘听了,沉吟片刻之后说道:“确实可以试试,也不用怕花钱,家里还有孩子呢,越暖和越好。老二,你这两天辛苦点,把塑料买好,再把这个木头骨架搭好,早点搭早点用。”
“好。”
黎安安狗腿地冲着陈大娘比了个大拇指,老太太厉害啊,说干就干。大
接下来几天,袁团长就雷厉风行地完成了运煤球、弄木材,搭骨架、买塑料等几件大事儿,黎安安看着家里越来越多的过冬资源,心里很踏实。这个冬天,妥了,绝对风吹不着,雨…雪冻不着的了。就是这个袁老二,还是欠收拾,平时让他干个啥,磨磨蹭蹭的,尤其是关于吃的,说完就忘。
现在这,不是能记住嘛,也能干活利利索索的啊。黎安安咳了一声,吸引到了刚进门的袁团长的注意,然后当着他的面翻了一个大大大白眼,再使点劲儿能翻到后脑勺的那种。袁团长:…
这孩子又犯啥病了。
“别在那挤眉弄眼的了,过来看看,按你说的,搭了个骨架,现在就搭了一小块儿,要是行的话,我和老罗就继续弄了,要是哪不行,现在还能改,你想出来的,还是你最懂。”
你才挤眉弄眼呢,你全家都挤眉弄眼!
黎安安又翻了个白眼,略过袁团长,走到晾台,跟过来帮忙的罗政委打了个招呼,看了一眼两个人刚刚弄出的一小块儿半成品。摸着下巴想了想,“最上面那个木头得有个斜坡,这样雪才好滑下来嘛,要不万一哪次下大雪,太厚了,咱又没及时清,容易压塌了。"这木头跟钢筋的承重能力又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上辈子看到的农村的那种大棚,还是得因地制宜。
“行。”
黎安安:“还有,底下的这个木头再伸出来一点,形成一个梯形,这样更稳。”
虽然她自己没搭过,但是根据一些几何知识指点指点江山还是可以的。而且在场的三个人里,老罗的聪明她还是认的,所以说完想法之后,又来了句,“罗政委,你怎么看。”
罗政委不懂元芳的梗,听了黎安安的话,想了一下,点点头,笑着说:“你说得对,我就说你聪明吧,等你家这个弄好了,我也去弄点塑料布,也搞一个。下次你要是有啥想法了,直接跟我说,老袁脑子不行,跟他说他不一定能明白,跟我说,这都不用拿一面儿墙试,塑料棚一搭,绝对暖和。"2话音刚落,就遭到袁团长一个肘击。
两个人搭着木架子,一个人用手扶着,一个人在那用钉子叮叮咣咣地敲着。等木头骨架都搭好了,就开始扣塑料布,最上面用铁丝固定住,两边也是,最下面的塑料就不用了,直接塞进木头缝儿里,再用石头压住。中间正对着房门的位置,用剪子划了一个门的大小,支了个门框,又用木头做了个对应的门,也同样用塑料包了起来。齐活儿!
黎安安就看着两人摆弄着一堆木头和塑料,爬上爬下的,也插不上手。想上去帮忙,袁团长还嫌弃她碍事儿,黎安安轻哼一声就抱着胳膊在一旁看,不让我干活,我还省事儿了。
不过,这活儿说来简单,一个人还真干不了,得亏今天俩人都放假了。钦?
“你俩最近这假放得咋这么不对呢,一点也不按时按点儿,尤其是袁团长,最近假也太多了。”
两个人听了黎安安的话,笑了笑,没说话。得,明白了,不好说呗,估计又要出门了。那她就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