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寄苹果
陈大娘看着黎安安一脸得意的样子,只觉得好笑,这孩子……黎安安得瑟够了,才说:“其实就是在苹果结小果子的时候给它套袋,这样它晒不着太阳就不上色了嘛一一”
“为啥不上色了?”
黎安安瞪了袁小四一眼,“那照不到太阳就是不上色啊,你一夏天不出门,不也变白了嘛,那苹果晒不到太阳它就是不红啊。”袁小四嘀嘀咕咕,“我和苹果能一样么。”“闭嘴,听着,别说话。”
斜了一眼袁小四,黎安安继续说:“等到苹果长得足够大了,不继续长了之后,就把袋子揭掉,这时候苹果就是又黄又绿的了,这个时候往上贴黑色的剪纸,黑纸底下的照不到太阳,就还是黄色的,能照到太阳的就慢慢晒成红的了。”黎安安手里拿着一个带字的苹果,靠着陈大娘给她比划。“您看,浅黄色的这里就是徐奶奶贴纸贴上去的,可费事儿了,就怕下雨,一下雨,这贴纸基本就废了,还得重新贴,为了这些苹果,一大家子齐上阵,最后贴得还算好的也没多少,都可珍贵了。”
陈大娘听着黎安安的介绍,再看着手里的苹果,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转头,“我觉得这个苹果很有价值,你的这个想法也很有价值,至少目前没人发现可以这么做,要不要推广出去,上报到农业部门,应该会得到一些荣誉,还有钱。”
黎安安听了一愣,“这…就是小打小闹吧,瞧着是挺稀奇,但是有能耐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了。”
现在看着是稀罕,但是估计明年就得出来一大批了吧,这,也没啥技术含量啊,懂的人一秒就破译。
陈大娘一听,笑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要是没人想到或者没人说透,那就永远也弄不明白。而且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说着,话音一转,“种苹果的那家人打算怎么换?”黎安安:“我听徐奶奶说,往年是一毛五,今年应该会提高到三五毛。”陈大娘听了摇摇头,“少了,物以稀为贵,这东西寓意又好,翻个十倍,三五块都有人要,现在有钱人可不少,而且越有钱的人越喜欢这些东西。”黎安安听了陈大娘的话,眼睛睁大。
三五块?
这么贵?
后一想,大娘说得有道理啊,此时不宰何时宰,就第一年的时候别人都没有只有自家有,才好要价钱呢。
要少了都对不起徐奶奶剪纸贴纸套袋的功夫。黎安安急忙转头叮嘱道:“小四,一会儿你骑车再去趟小李村,和徐奶奶说一声,抬抬价儿,带字儿的这种至少也要三块一个。“大娘说能卖那就肯定能卖。
袁小四听了也跟着惊讶,赶紧点头,这苹果上的字是金字儿啊。陈大娘:“那你要不要把这个技术推出去?”黎安安挠了挠头,其实她有点打怵和什么国家农业部门打交道,自己有秘密就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就希望自己泯然众人,最安全。但是苹果这个吧,看着就像是个小女生灵光一闪的小想法,好像也不是很突出,应该,还算安全?
主要是徐奶奶那边传出去了,追本溯源总会溯到她这来的,那还不如就主动出击,联系农业部门呢,好像,也还行。“那不然联系一下?但是我也不是很懂,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没想到结果还可以……”
黎安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鬓角,“那大娘,能给多少钱啊?”陈大娘:“怎么的也能给个一两百吧。”
“啥?才一两百?这么一个稀罕的技术,就给一两百?都不够我俩月工钱。”
陈大娘无奈地瞪了黎安安一眼,“钱重要嘛,重要的是荣誉,是表彰,是国家农业部门背景,万一能给你个技术员′'头衔,那咱不就赚了嘛。”黎安安撇撇嘴,觉得还是不咋赚,她不是很喜欢现在这种倡导"无私奉献”,个人成果属于集体智慧的风气,还是钱实在。不过大娘说得对,她吃的盐比她吃的米都多,还是听大娘的吧。“你回头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