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葫芦瓢(2 / 3)

也轻,伤不到孩子。张荷花一听,细细一想,点了点头,笑着说:“你这个想法不错啊,我之前咋没想到呢,光想着做瓢了。”

“是,谁能跟我似的这么闲啊,一天天光寻思这些闲烂杂事儿了,可不就想出来了。”

张荷花轻拍了一下黎安安的肩膀,“你可不闲,一天三顿饭,多累呢。黎安安挎着张荷花的手臂,“还是我荷花姐心疼我。”俩人把葫芦背到晾台上,黎安安找出来一把锯子,就开始和张荷花锯葫芦。要不说这活儿一个人干费劲呢,光是锯葫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按着,另一个人沿着事先划的那条线开始纵向切割葫芦。一个长得标准的葫芦可以做出来两个瓢,沿着中轴线划一下,锯开,把籽掏出来,就可以先放在一边了。

就这么处理了一大堆葫芦,中间有几个,黎安安没让张荷花从中间锯开,而是从一侧的上方的位置掏个洞,又能装东西,又好看,比直接从上面开口的那种葫芦罐儿更有意思。

张荷花一边嫌弃着"你知道掏洞多费劲不,直接切上头多好,还省事儿,一天天就知道给我找事儿",一边按照黎安安的想法尽量给她掏个椭圆形的洞,还把边边角角都处理好,尽可能切得圆滑一点。黎安安笑得一脸谄媚,“我就知道荷花姐最好了,人美心善还对我好,怎么就有这么好的人呢。”

张荷花抿着笑,瞪了黎安安一眼,继续干手里的活儿。俩人光是切割葫芦就用了小半天,不过这确实也是前期最麻烦的一个步骤了,后来就不这么费事儿了。

把锯好的葫芦放到锅里,加水煮一下。

煮过的葫芦更容易去里面的瓤和外面那层皮,还能杀菌防霉。而且煮过的比没煮的更结实耐用,不容易裂,不明白具体原理,反正村里的人一代代都这么处理的,流传下来的经验。煮好之后,刮干净里面已经煮软化了的瓤,再把外面那层皮蹭掉,最后再打磨一下边缘,一个规整又好用的瓢就做好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葫芦摆了好几排,在外头晾着,等晾干了就可以各归各位,拿来用了。

大的用来做水瓢,舀鸡食,小的巴掌大的就可以用来舀面粉,舀米。黎安安特意做的几个葫芦罐儿可以用来装鸡蛋,针头线脑,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那种村里人不爱要的双肚葫芦她也留着了,暂时不知道做啥,就觉得有用,反正在这生活了这么长时间,黎安安别的方面不说,断舍离肯定是退化了的,就主打一个瞅啥都有用,不知道有啥用就先留着,万一之后哪天就能用上了呢。

反正葫芦这东西也放不坏。

张荷花伸了个腰,“哎呦,这一下午,可给我累坏了。”黎安安忙上前帮着捏捏腰,锤锤肩,“辛苦辛苦,过几天给你做好吃的,补补。″

张荷花听了一笑,“得了,我回去做饭了,你是不是也得开始准备了,小四和丫丫也快回来了。”

黎安安探头看了一眼挂钟,可不是嘛,这一忙就到晚饭时间了。张荷花刚要走,余光看见黎安安晾在窗台上的干丝瓜,“我拿个丝瓜走啊,家里那个差不多用到头儿了。”

“拿呗,一个够嘛,多拿几个,反正这这么多呢。”“够了,这东西一个能剪成三个用,刷上一个月都没问题。“主要是她看安安这丝瓜也养得好,看着比她家那个大一圈儿,她就想试试用这个刷碗是不是更顺手。

黎安安闻言,看了一眼窗台上的干丝瓜,深表赞同,这东西不光长得大,它还长得多呢。

一个丝瓜苗它能长十几个,要是在它嫩的时候摘下来炒菜,丝瓜藤一看,钦?又有位置了,赶紧补位补位,然后,它就又长了。一个藤,前前后后加一起,能长几十个。

种三五个苗,就跟捅了丝瓜窝似的,吃都吃不完。最后实在是不爱做了,家里也实在是吃不动了,藤上的丝瓜就放在那了,让它慢慢长老,留着用丝瓜络刷碗。

现在家里的干丝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