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做饭进行时(2 / 3)

几个小时,再把汤过滤出来,放在一旁,温度降低到接近常温之后放进冰箱冷藏层,凝固之后就是皮冻了。

皮冻是灌汤包爆汁的关键,是汤汁的源头,也是做蟹黄汤包的入门。把皮冻安置好后,继续拆螃蟹,要是都让袁小四一个人拆,天黑都吃不上饭。

等回去的时候,陈大娘也把苞米搓完了,小半盆儿。端着出去撒在鸡圈周围,喂鸡。

就是出去的时候忘关门了,黎安安在屋里都能听到鸡一溜烟儿跑去抢食时翅膀扇动起来的声音。

然后就有那不听话的。

黎安安眼看着一个黑毛鸡没眼力见儿的,不想着去啄地上的玉米粒,见着门开就想进。

“大娘,鸡进屋了一”

边说边起身,朝着门口驱赶,“去去,出去一一”等好不容易把鸡赶到门口了,就见那杵着个矮墩墩的“程咬金"。鸡都懵了,前有埋伏,后有追兵,那我往哪飞?只能向左或向右了奥。“哎哎哎。"黎安安看了眼鸡又看了眼娃儿,果断先跑去拎起看着鸡就跃跃欲试想往上扑的娃儿。

然后甩着手里的娃儿赶鸡,“去去去。”

小石头在她手里就跟个胖面条似的,左甩右甩,不过小家伙倒挺高兴,哈哈乐。

这回鸡倒也懂事儿了,冲着门外咕咕叫着连跑带飞地就出去了。放下手里二十多斤重的重物,黎安安掐着腰直喘气。这鸡飞狗跳的一天啊。

接着,把小石头放出去,拒绝他想继续“荡秋千"的想法,关好门,“怎么就那么爱进屋呢,我算记住它了,就那个头顶带黑毛的,等过年了,头一个拿它下锅。”

袁小四:“我发现开始喂苞米之后,咱家鸡都开始长得好看了,就是不咋下蛋,是天儿冷了还是喂苞米不好啊?”

黎安安进厨房洗了下手,回去接着拆螃蟹,“两个原因都有吧,不过他们都说喂苞米好,鸡长得肥。”

也是奇了怪了,人吃玉米,就能减肥,鸡吃玉米就能长油,这上哪儿说理去。

袁小四抬头看了一眼,“你为啥把蟹黄和蟹肉分开放啊,一会儿不是一起炒嘛?″

黎安安:“我想着做一小瓶秃黄油吃,就是纯蟹黄蟹膏的那种,能放一个月呢,想吃就挖一勺,盖在热腾腾的米饭或者面条上头,热气把它熏化了之后损拌一下,也可好吃了。”

袁小四让黎安安形容地狠狠咽了下口水,“咋叫这名儿呢?”黎安安:“这本来是苏州那边传出来的吃法,螃蟹不是就这一段儿最好吃嘛,那儿的人想把螃蟹留住,就想出这么个做法。苏州话里秃是'只有'的意思,因为里面只有蟹黄没有蟹肉,所以就这么叫了。”拆得差不多了,黎安安收好螃蟹壳,开始熬蟹油。把空了的蟹壳放进油锅里炸,加点姜片,就得到了一碗色泽红亮的蟹油,再用蟹油炒蟹粉。

随后,把冰箱里的皮冻拿出来,切成丁儿,和炒好的蟹粉搅拌在一起,蟹黄汤包的馅儿就做好了。

豆腐包的馅儿就好做多了,豆腐加肉馅、猪油、盐、一点点辣椒、调料水等,几下就弄好了。

两种馅料都调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揉面了。汤包的面皮是确保汤汁充盈且不破皮的关键。需要足够柔韧且延展性极好,才能有那种点一下包子像点了一汪水的那种状态。

黎安安一直很喜欢揉面,就觉得它解压又好玩。把松软的面粉一点点揉成柔软的面团,它就在你的掌下,完全为你所控。一揣,一推,一揉,循环往复,起收有式,心情好像都随着手里的面团变得柔软又光滑了。

面团揉好之后,醒发一会儿就可以开始包包子了,看了看挂钟,外出的那俩也快回来了,时间掐得刚刚好。

袁小四正捧着一盘水萝卜吃,看到黎安安端着两种馅儿出来,刚要放下盘子,“我跟你一起包啊。”

“不用,你看着就行,包这俩有讲究,信不着你。”袁小四切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