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停电的夜晚(2 / 3)

屋,“不是咱家的事儿,家属院都停了。”陈大娘:“行,去拿两个洋蜡过来。“用手电筒费电池,这才几点啊,肯定不能一直开着,电池可比洋蜡贵。

洋蜡就是蜡烛,想当初黎安安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懵了一下呢,后来才反应过来。

现在好多东西前头都有个洋字,洋蜡、洋火柴、洋油、洋碱……也是后来科技慢慢发展,自家生产的够多了,才去掉了那个洋字。袁小四去抽屉里取来两个蜡烛和两个碗,把两个碗倒扣在桌面上,用火柴点燃烛芯,等烧了一会儿,上头凝聚了一小团蜡油,就倾斜着滴在碗底,趁着蜡油还未凝固时,把蜡烛直直地按在上头,就固定好了。黎安安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袁小四这一套动作,既怀旧又新奇。这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一景儿。

像这种停电的时候,城里人或者说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用蜡烛比较多,而要是在村里,就是用煤油灯比较多了。

不过在现代,两个都快被淘汰了。

像是黎安安,要不是机缘巧合来到这,活了二十多年她都没见过煤油灯。蜡烛倒还是见过的,但也是很小的时候了。等长大之后,偶遇停电,手机照明就足够了,还有太阳能台灯,科技发展一步步地就把蜡烛从生活中淘汰了。

不过倒是经常能见到香薰蜡烛,那基本就不是为了照明,而是为了某种氛围了。

黎安安看着轻轻摇曳着的火苗,想着多年以后,歌颂老师会不会就不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了,因为小孩子兴许都不知道蜡烛是什么样子了。想着想着就笑了出来,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袁小四在黎安安面前挥了下手,“想啥呢你,洋蜡上有花啊?”黎安安回过神,瞪了他一眼,“吃你的饭吧。”全家人“被迫"吃着烛光晚餐的,不过还挺有意思。蜡烛的亮光不是很强,还摇摇晃晃的,两个蜡烛放在两个方位,照在饭桌上,形成一片片阴影。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大娘,你家有多余的洋蜡吗?我家洋蜡用完了,还没来得及买。”黎安安:“要几根?”

雪梅:“一根就够了,能把饭吃完就行。”黎安安去抽屉里拿出来三根,递给雪梅,“拿着吧,正好我明天要去趟城里,帮你捎带点儿回来?”

罗雪梅接过蜡烛,“不用,明天我去供销社买,供销社里肯定有,大老远的你来回拿着也不方便。”

黎安安:“行,那您赶紧回去吃饭去吧。”送走雪梅,黎安安回到饭桌。

似乎是用蜡烛吃饭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丫丫忽然有点小兴奋,一边吃饭一边小嘴还说个不停。

“姥姥,你看,舅舅的影子好大啊。”

“小姨,你看,"一边抬着胳膊,一边示意黎安安去看她胳膊形成的影子,一抬一放,玩儿得不亦乐乎。

“小舅,我给你夹一个鱼呀。”

“大舅,你能夹到鸡蛋吗?我给你夹啊。”两个舅舅谢绝了她的好意,异常兴奋的娃又开始研究蜡烛滴下来的蜡油,小手试探着去捏刚滴落到一半儿的烛泪。

黎安安:“你可小心点儿,烫手。”

上次停电的时候她没经验,竖着拿蜡烛,滴下来的蜡油就那么直直地落到她手上了,烫得她一激灵,差点就顺手把蜡烛给扔了。过后一看,倒是没起水泡,但是那一瞬间真是有种灼烧的疼,想起一次,就此牙咧嘴一次。

反正是吃一堑,记一辈子,这回她算是知道拿蜡烛得斜着握了。丫丫听了黎安安的话,睁着大眼睛缩回手,过了一会又试探地伸过去,捏那些刚滴下来没一会儿还没完全凝固的蜡油。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小姨,它像热乎乎的橡皮泥。”家里的橡皮泥是袁清姐前阵子不知道从哪儿弄来,大老远给她闺女寄过来的。

丫丫喜欢得不得了,最近天天玩儿,小手现在都被腌入色了,洗都洗不掉。黎安安:“是嘛,好,快吃菜,一会儿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