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有的还装饰着一些精美的装饰。最上面还有个小铁钩,可以挂在墙上的铁钉上。面板这一面是玻璃的,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钟面和钟摆。等钟表不走针,停止摆动的时候,需要用类似于钥匙的东西插进钟面两侧的两个孔里,旋转数圈,拧紧发条。
再根据手表或者其它能看到准确时间的东西,把时针和分针拨动到正确的位置,再拨一下底下的钟摆,让它左右摇摆。这样,刚刚停滞不动的钟表就又开始缓慢而准确地工作了。钟摆,多么有意思的一个词。
在现在,早就没有这种老式挂钟了,甚至,好多人家置办时钟只是因为需要有它,而不是需要用它。
想看时间,手机多方便。
所以黎安安从来也没对钟表有过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到了这里,挂钟或者座钟反而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也不贵,大概二三十块钱,远远比不上手表的价格。一般家里都会买一个。
放在客厅这种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是一个必需品。黎安安第一次听到它报时提醒的时候,还吓了一跳。那个声音怎么说呢。
大气而悠扬。
有点像是寺庙里敲钟的声音,听了之后感觉脑子一下子就灵光了。后来,她第一次给挂钟拧发条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刚开始拧的时候阻力很小,越拧阻力越大,有一种在和时间抗衡,或者说争取时间的感觉。
拧发条是为时钟提供动力的最直接方式,在一声声咔哒咔哒的发条声中,这种“手动上弦"可以让人感受到自己对时间的微小掌控。等把发条拧紧,拨动钟摆的时候,刚刚似乎因为时钟停止摆动而停滞不前的时间仿佛又开始缓缓流动了。
钟摆摆动的声音“滴答滴答"响,时光的流逝在那一刻忽然就具象化了,感觉时间也有了生命。
这种感觉很奇妙,反正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21世纪来的土包子黎安安。所以从她到了之后,这个活儿就没再假他人之手过。放着她来!
拧好发条,关上玻璃面板,把挂钟位置摆放好。黎安安小心翼翼地从凳子上下来。
这东西不仅需要时不时拧发条,而且不能放歪了,必须水平放置,不然的话它还走不准。
不知道原理,就很神奇。
多有意思的东西。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陈大娘接起电话。
还没说几句,就听陈大娘一下子就抬高了声音,“真的?”语气里透着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