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2 / 5)

儿胎教,万珍珠提一回,赵济世记心上。这不,一直坚持了下来。

夫妻二人有心,对于孩子带着满满的爱意。头一回当爹娘,新手爹娘上路,二人都在努力的尽了自己全部心力。大赵,北镇、东镇,尽皆要出兵。

大兵未动,如今不过等着禁军前来压阵。承顺帝亲征的事情可大可小。可大,不外乎帝王乃国本。可小,不外乎这一回的事情上,承顺帝觉得他已经准备太久。

帝王心头是有数的,也有把握。

赵济世在草原上有内应。东镇的李节度使一样上奏本,也请出阵。李节度使是宗亲人物,虽然跟天子已经出了五服。到底一个老祖宗,又离着皇权的继承之位是十万八千里。于是得了承顺帝的信任。

对此,赵济世跟李节度使有默契。有些举动可以你来我往。同时,又得保持了距离。这距离,不是二人的心思。而是给世人瞧的,给天子瞧的。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承顺帝祭祖归来,祭祀了天与地,祭祀了李氏的祖庙。出兵列阵,一动兵戈,这当然要祭了一回。宫廷内苑,凤仪宫。

大赵皇后知道天子的一些举动,毕竞天子光明正大,没想瞒谁。大赵皇后的心神激动,她在盼着一桩事情。天子想亲征,大赵皇后是同意的。还是满心的期许。因为她的娘家已经说动人些御史上奏本,请天子册立了东宫太子。储君一定,帝王再亲征,只无大碍。毕竞东宫储君也是国本。大赵皇后膝下有亲儿子,为了亲儿子的前途。大赵皇后和娘家都是消耗尽了全部的心力。

为了将来,人人都在立争上游。中宫皇后当然也不例外。“皇后娘娘。"陪嫁嬷嬷的神色不太好。

“宫外传了消息,国舅爷出事儿。"陪嫁嬷嬷小心的禀了全部事情。皇后一听,脸色一变。

“糊涂,荒唐。“皇后很气愤。可再是发怒,也阻止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皇后的父亲已经过逝,如今国舅府上当家的是皇后一母同胞的弟弟。国舅爷起了心思,也跟皇后一样想推了外甥做储君。奈何就这关键的时候,国舅府上不争气。

皇后的亲侄子闹出来大麻烦。这一位国舅府的世子爷在章台楼阁吃酒时,跟人争了伎子。

一时起波澜,年少又气盛,这不,与人打斗时,那与国舅府世子争斗的小郎君人没了。

好好的官宦公子,一介小郎君从章台楼搁的三楼摔下去。这一摔,人给摔死了。

这事情一闹大,国舅府一定会处于风口浪尖上。皇后的亲儿子想坐储君?

这悠悠众口,一时之间又哪能堵得住。谁让小皇子的舅舅家门风不谨慎呢。“糊涂种子,尽坏本宫大事。"皇后很生气。如果可以的话,皇后真想当没这一个亲侄子。……“这会儿皇后在着急,她在思量了如何渡过这一回的难关。“唉。“皇后一声叹息。她知道的,这一回的好机会,又错过了。亲儿子本来可能的储君之位,因为母族的表哥,那是错身而过,咫尺天涯。大赵朝,皇宫,泰一宫。

承顺道听着心腹太监的禀话,也知了一些事情。“皇后的侄子惹了麻烦,倒是连累了皇儿的名声。他的母族不争气,可惜了。"承顺帝的嘴里也是念叨可惜二字。

可惜什么?

当然是承顺帝在御史的多番吹风下,帝王也有心思册立储君。毕竞立嫡立长,这是礼法规矩。承顺帝自己是走了神武门继承法。越是如此,承顺帝不想给后代子孙遗祸无穷。搁下一代嘛,承顺帝就想依了礼法,让嫡子顺利承继皇位。奈何这一遭的事情闹出来,承顺帝一时半会儿,那不可能册立了小皇子为储君。

因为小皇子哪怕是嫡子,他的母族太不争气了。承顺帝也要脸。

虽说皇族嘛,真不要脸的时候,那是也不要脸的很。可如今的承顺帝想拾了体面,这不,这册立储君一事,也要缓一缓。“也罢,中宫嫡子太年幼,一切缓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