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繁华未曾享,倒陪我去边地吃一吃苦头。″赵济世说道。
“燕京都繁华,没了济世哥哥在,于我,那与嚼蜡一般无趣。边地,再是旁人口中的荒凉。又如何?"万珍珠一点不在意。“济世哥哥是新唐县伯,一去边地,若我与济世哥哥过的日子都是苦日子。黎庶百姓是没法子活了。"万珍珠捂嘴笑一回。“珍珠妹妹这话说的对。我说错话了。我此话一出,倒显得不识民间疾苦。“赵济世也是哈哈大笑一回。
笑罢,他又道:“我们夫妻同心,哪怕在边地,也要过一番的开心日子。”“对啊。"万珍珠很赞同。
“只是……“万珍珠沉吟片刻后,又道:“我嫁来燕京都的日子太短。这一去,又不知经年何月再归来。”
“我与诸家弟妹之间,怕是难以结交了深厚的友谊,颇为遗憾呢。"万珍珠想跟十二位弟妹们好好相处。
可惜,时间太紧。任务再重,这真没法子。“我与义弟们感情好。珍珠妹妹与诸位弟妹们相处着,来来往往,天常日久,总见人心之好。“赵济世看得开。
在赵济世的眼中,他与义弟们的感情好。那么,妇人之间,总归是会走到一处。
毕竟大家伙的利益一致,感情也到位了。
万珍珠听着夫君的话,轻轻颔首。她不反驳什么。也没必要反驳什么,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时间会证明了一切的。又一日,赵济世去上差。哪怕已经被安排将去北镇。这离开前,应该安排一二的事情,赵济世这里就得安排妥当。新唐县伯府。
万珍珠开了赏菊宴。各家弟妹们一一捧场而来。一众人在花厅里,赏了晚菊,吃些茶果点心,再是饮了佳酿。在气氛最好时,万珍珠笑道:“夫君的差遣下来,我们夫妻将要离开燕京都。这一去北镇,倒要跟弟妹们说一声道别。”“往后,一想着不能常常见到诸位,我心里颇是遗憾的。"万珍珠感慨一番。“大嫂要去北镇驻守,往后来往少了,我等也是遗憾。“沈氏也讲话道。“是啊,嫂嫂离开,这一去,怕是多年后才能再见。”“真舍不得嫂嫂。”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中全是一个意思,便是舍不得万珍珠这一位好大嫂。好话嘛,万珍珠听一听,至于当真不当真?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等着宴会气氛最好时,沈氏提了一话,她说道:“好叫大嫂知道,我这儿还得了旁人的请托。”
“哦?"万珍珠来了兴致。
“谁人的请托,二弟妹但讲无妨。"万珍珠笑道。“崔九姑娘。"沈氏给万珍珠详细的说一说崔九姑娘的实情。“只这一回的请托,瞧着不能成了。崔九姑娘是年底的及笄礼。那会儿,大嫂不一定还留在燕京都呢。"沈氏解释一番。万珍珠一听,原来是崔九姑娘想请了万珍珠参加她的及笄礼。“及笄礼,太重要。女郎一辈了就一次的盛大之时。“万珍珠感慨一番。对于万珍珠的及笄礼,那是补办的。如果不是认回亲爹。万珍珠没可能有及笄礼。
哪怕是补办的,那应该收的礼,万珍珠可没少收。想着过往,万珍珠又忍不住望了西边的方向。对于镐京都的爹娘,万珍珠是思念的。
离着远了,不知道亲人近况。万珍珠在心里挂念几分。思量着这些时,万珍珠又觉得去北镇没什么不好。北镇离着浑江郡太近了。
万珍珠对于浑江郡的一切也是关注着。
“二弟妹,要不,我提前备了崔九姑娘的及笄礼。到时候请二弟妹替我转送一回吧。"万珍珠笑道。
崔氏一族,世家名门。万珍珠没想着跟对方闹崩掉。对方有善意,甭管为什么。万珍珠当然是善意相待。大家伙都是体面人,在应该体面的时候,万珍珠一定也会体体面面。“我听嫂嫂的安排。”沈氏忙应话道。
万珍珠这儿倒是把崔九姑娘及笄一事搁下了。崔府。
崔九姑娘这一边,她起意认识一下新唐县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