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本想晚上泼脏水的,现在泼不成了。
大本堂那么皇子、官员看着呢。
竟然被一个孩子捏着了把柄摆了一道!
儿子素来机灵,怎么今天犯蠢,主动招灾呢?
奴婢也没有一个管用的!
现在的她犹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浓烟滚滚。
看到郑嬷嬷她们进来,火山爆发了,
吕氏冲上前,对着郑嬷嬷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阵耳光:
“废物!”
“让你去,你就看着殿下乱写?”
“没用的东西!”
“为什么不拦着?”
“为什么……”
钱嬷嬷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吕氏打累了,才大喝:
“郑氏,滚出去跪着!”
郑嬷嬷不敢辩解,也不敢擦擦脸上的血,躬身去外面跪下。
今天没有风,太阳和煦,晒在身上暖洋洋的。
郑嬷嬷却从心里就感觉冷,
风吹着脸上的伤,火辣辣的疼。
她不知道太子妃还会怎么惩罚她,心里七上八下,
膝盖很快就钻心般疼,却没有一个宫人送来垫子。
郑嬷嬷心中暗骂,一群狗奴才!
都是见风使舵的主。
平日里都白疼她们了。
吕氏坐下后,气的胸口起伏,大口喘息。
招手叫来钱嬷嬷,问道:“炆儿如何?”
“回禀娘娘,奴婢看殿下精神尚可,就是脸色有些苍白。”
“他们出发了吗?”
“回禀娘娘,奴婢来的时候,黄大人已经开始召集贵人了。”
吕氏低声问道:
“你没问问朱允熥,那张道歉书呢?”
钱嬷嬷苦笑道:
“奴婢去索要,他根本不理会。”
吕氏摩挲着手炉,咬牙切齿道:
“等他回来吧!”
钱嬷嬷在一旁细声细语地安慰。
吕氏心塞的难受,不禁掩面哀嚎:
“太子殿下,快回来吧!炆儿被人欺负了!”
~
黄子澄讲了盏茶时间,终于讲完了。
该出发了。
队伍开始启程,朱允炆顺手丢了一个纸团。
没人在意,除了朱允熥。
当他走到刚才朱允炆站的地方,向右手边看了看。
路边有一片灌木,一个纸团就挂在树枝上。
他抬头看看前面,黄子澄正和朱允炆说着什么,
他瞅准落脚点,一步跨进灌木丛,伸手将纸团捡了起来,又迅速退回队伍。
因为他在队尾,除了朱权、朱植,没人看到。
两人都好奇他捡到了什么,凑了过来。
三个人脑袋凑在一起,朱允熥打开了纸团。
纸上是一个问题和答案。
问题是:
“京城灾民聚集,沿江搭建草棚,朝廷该如何应对?”
之后是罗列的答案要点。
字迹工整认真,一笔一画的,没有一处连笔,唯恐阅读的人不认识。
朱允熥看了答案,暗自咂舌,归纳的太详尽了。
三人对视一眼,眼睛都亮了,既惊讶,又兴奋。
这显然是等会陛见的考题。
三人如获至宝。
“这是黄子澄的笔迹。”朱权辨认出来了。
“黄贼!”三人异口同声地低骂了一声。
黄子澄竟然泄题给朱允炆。
没想到朱允炆看了之后,随手就扔了。
朱植眉开眼笑:
“炆侄儿就是贴心,唯恐咱们仨回答不好。”
看看题目,朱允熥疑惑道:
“他们是受了什么灾?”
朱植惊讶道:
“这个你都不知道?”
“哦,哦,你失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