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进宫里,享受爵位和俸薪的士人,就好像战国为齐宣王吹竽的南郭先生?
此时咸阳殿中,
挺拔颀长的身影坐在案前,嬴政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从简册上移开,透出明亮智慧的光芒。
“赵高,堪字署所举士人,可入宫了?”
博士宫遴选出六位儒家博士,立了个虚名衙门,叫文字春秋署。
没有官职,专门编修文字。
目前人手不够用了。
“禀君上,到宫里了。”赵高弓着身,上前一步。
才者,璞也,人才是治理国家的基柱,秦国自战国崛起时,就明白这个道理,嬴政抬起眸,沉寂的目光望向咸阳殿门方向。
只听殿门打开。
儒生们摩拳擦掌,鱼贯而入。陈远青随着人群进入大殿,站立在巨大的青铜亭柱旁,确保不第一个被抽中。
“陛下,万年,万年,万万年!”
这是大秦朝仪礼制。
嬴政示意诸子免礼,眸光巡视,声音回荡起来。
“先生以为,胡服骑射,如何?”
先生是尊称,足见陛下对诸生礼遇,也足见陛下言简意赅。
胡服骑射,
是当年赵武灵王为了击溃胡人,实施的变法。
赵武灵王即位,赵国正处于国势衰弱期,常受边境小国来骚扰,赵武灵王将胡人骑兵的灵活机动性学来,使赵国成为除当时秦以外,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可,秦国与赵国是死敌。
夸赵国,始皇陛下会高兴吗?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许也有十余万人,诸生眼神懵住了。
一个儒子站出来作揖。
“我观察前代创立功业的王主,生长于民间,与邻为质,都洞察民情。”
这个儒生叫左绍。
“待到继位守业的王主,生而富贵,不知民间疾苦,往往招致灭亡。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我虽生长于民间,见识也有所不及之处,但每吃一饭,便念及耕种庄稼的艰难,恐怕赵武灵王也是如此吧。”
这是夸赞了赵武灵王的美德。
嬴政默然听着,听完之后缓缓点头,表示对儒生的赞许。
见得到肯定,这时,又有一个儒生站出来。
“君上,胡服骑射,令远方外族仰慕赵国。”
“施行胡服之后,赵国建立一支骑兵,从中山打到榆中,辟地千里,让胡人都向赵国朝贡。”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后,赢得了赫赫武功,战国七雄中,没有人比秦国士卒更清楚它的锋芒。”
“乃善政也!”
抛开秦赵的恩怨,实话实说。
嬴政心里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并非因赵国是顽敌就否定它的功绩。
余光扫过,巨大青铜亭柱旁立着一个儒生,别人撧耳挠腮,他岿然不动,仿佛与铜柱合为一体。
长相清俊,好看的人总是会让人多留心一下,嬴政缓缓开口道:
“小先生可有论?”
没点名,顺着目光看去都知晓是谁。
秦朝有妖言一罪,哪怕皇帝让你说也不能乱说,胡服骑射自然学过,这是七国变法中第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