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了!
一-而且,没有人拜年是空着手的,梁万还好说,但韩学礼是国营厂的厂长,家里总有人带着礼物进进出出,就算他们不收、挨个儿退回去,落在有心人眼里,也容易惹麻烦!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咱们一家等到小满开学前一天再回来,人都不在安城,有人想来拉拉关系,那也没辙啊!”韩家的亲戚并不多,也就是韩菁的二姑一家和小叔一家,可是,老两口还在,都是一家人,这点儿小事,打个电话过去说一声,别让他们白跑一趟也就够了。
但刘家和卢家的亲戚都不少,如果说,梁万主要是担心有不认识的人提着东西来家里,那么,刘东和卢海风更担心的,则是亲戚开口。除非是急缺的人才,否则,不让任何一个亲戚到服装店或百味工作,这是三人早已达成的共识。
可是,亲戚之间的情分也是有限的,拒绝的次数多了,在亲戚口中的评价就没那么好了,而且,爹妈夹在中间、也会为难。最后,就变成了三家人决定一块儿去云南、来个新潮的旅行式过年!等从云南回来,梁万跟韩菁商量过后,默不作声地去医院、动了个小手术。韩学礼和向英是最后才知道的,提着鸡汤来医院的时候,看到梁万,实在没忍住气,在他身上拍了两下。
“你们俩可真是把先斩后奏这一招儿给玩明白了!怎么不干脆从始至终都瞒着我们呢?″
向英没好气地说着,看见女婿嘴唇都泛着白,也不是不心疼的。“当初你在火车上受伤,可你和菁菁不能再有孩子了的事儿,是咱们商量好、假装出来的,都过了这么些年,你们俩怎么突发奇想、要动这个手术呢?”韩学礼问道,国家早就提出要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里了,前年9月份,更是对全体党员、团员提出要求,号召一对青年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但这毕竟只是号召,并没有成为一项规定,梁万和韩菁突然做出这个决定,韩学礼只能猜测,怕不是这方面的政策要有变化了?梁万就知道,他老丈人绝对是这个家里最精明的人,甚至没有之一。他住的是单人病房,这会儿,好处就凸显出来了,最起码,自家人说话,不用有那么多的顾忌。
“我和菁菁有小满一个孩子就够了,也没打算再生,这会儿我把手术一做,总好过政策有变化以后、菁菁被人拉去上环。”况且,他们夫妻俩虽然一直用着计生用品呢,可这玩意儿的概率,到底不是百分之百的。
万一在这期间出个什么意外、韩菁怀上了,正好赶上今年9月份刚出台的政策,那么,不被当成典型,才怪呢!
上辈子梁万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刚出台的那阵风头已经过去了,可饶是如此,不低的超生费,也罚得他们家险些破产。当然,家里现在确实能交得起那几千块钱的罚款,可梁万了解过,政策刚出台那一阵儿,“顶风作案”的人一旦被发现、除了被强行拉去打胎、再没有其他选择了。
所以,保险起见,他才提早来医院做了手术。八十年代,结扎手术就算比不上现代来得完善,也能比人才断层的七十年代好一些。
韩学礼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通过之前摆地摊儿做生意的一系列事件,在把握形势这方面,他还是很信任自家女婿的。探病结束,回到食品厂,韩学礼就把厂计划生育小组的组长叫来了。计划生育小组的人负责的就是国家相关政策宣传、统计婚育信息、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等工作。
韩学礼开门见山道:“从今天起,密切关注职工婚育动态,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利用生育指标名额、控制住人口增长的口子。”“如果有不符合要求、却非要生的,第一次是劝告,第二次通知车间主任去做工作,第三次直接调离原工作岗位、什么时候把脑袋里的水排光了,再回来上班!”
领导吩咐,他们执行就好,没有那么多傻大胆、直愣愣地问“为什么”,倒是也正好让韩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