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128章
过后,虽然有邻居出于好奇、想打听清楚那天来的两个人到底是不是梁万的爹妈,但,韩家人都不习惯把自家的事儿拿到外面去说。无论得到的是支持还是不赞同,总归都不会影响到他们家的做事方式,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所以,向英三言两语就给搪塞过去了。
还不等大家继续在背后议论,很快,有一件事情,就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一-韩家,居然买电视机了!
一台黑白电视机,只要四百多块钱,其实,大多数人家攒一攒,倒也不是买不起。
可买电视机这件事的关键是钱吗?当然是票啊!现在,大家提起票贩子,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小心翼翼、生怕被别人听去一个字儿了。
自然,票贩子开出了"一百五十块钱一张"的高价、都很少收到票的事情,大家也都是清楚的。
加上票的价值,一台最小尺寸的黑白电视机,都要六百块钱了,这哪里是一般家庭舍得买的呢?
按理说,韩学礼是食品厂厂长,一家子的工人,又只养着一个孩子、负担轻,韩家能买得起电视机,大家应该不至于这样大惊小怪才对!可谁让,韩家这次买的居然是十八寸的彩色电视机呢?这可是市面上最新款的电视机了,当然,价格也是十分美丽,加上票,至少也得两千块!
同住一条巷子,韩家又有意低调,说实话,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差距。
直到韩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一鸣惊人、买了台彩电回来!百货大楼的人送货上门、顺带着安装天线的时候,街坊邻居几乎都一窝蜂地涌入了韩家的小院子里。
装天线的人在上面调整着角度,在下面的人则是都盯紧了电视机屏幕,发现有画面出现的时候,一个个的,甚至比韩家人还要激动:“诶,有了有了!总算调试好了信号,等百货大楼的人走了,有人围着余秀芳,开始打听起韩家突然买彩电的原因来。
韩学礼升厂长,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好端端的,突然买这样的大件儿,就算跟自家无关,也难免叫人好奇这背后的原因。余秀芳笑眯眯地道:
“其实啊,是我们家梁万,他前阵子不是头脑发热、跑去南方待了一阵子嘛?不瞒大家说,当时,我们家想的是,让他去试试,等到撞了南墙,他也就知道回头了。”
“可谁知道,他还真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不,跟人合伙儿倒腾东西,挣了点儿小钱,想来想去,给家里添了这么一台电视机!”“我们家也是过后才知道,就这么一台彩电,把他这趟去南方挣的钱,全都给搭进去了。”
“本来我还想着,让他想办法去百货大楼退了呢,毕竟,就算挣了点儿小钱,那也不是这么个花法儿啊!”
“但是,我们家老头子劝我,说这是孙女婿的一片心意,推来推去,要是让孙女婿觉得、我们是把他当外人,这多不好啊!”“所以,今儿个,趁着百货大楼到货、工人也有空来家里装天线,我们家就赶紧买回来了,省得去晚了,又得多等上半个来月!”余秀芳句句不离“挣了点儿小钱”,有人想得多,没把这话当真,但绝大部分人,还是相信了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什么倒腾东西啊?说到底,那还不是去当个体户了?可现在,除了那些别无他法的社会闲散人员,哪个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会跑去当个体户?
所以,在大家心里,当个体户肯定是能赚到钱的,但不如国营单位的工人,那也是一定的!
这种端着铁饭碗的自豪感,是从五十年代初就存在的,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三十年,哪里是改革开放这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能改变的呢?说真的,听见梁万去南方当个体户了,就算看到了他奋斗出来的成果一一一台价值两千块的彩色电视机,可大家心里也没那么羡慕嫉妒了,甚至,还有人觉得,梁万这叫没事儿瞎折腾、叫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