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2 / 3)

鲜的蔬菜,即便在冬季吃菜难,但,晒干菜、囤冬菜,家家户户都有他们的一套办法,哪里就至于花钱买蔬菜罐头来吃呢?

在并不富裕的六十年代,每一分钱,都必须得花到刀刃儿上才行!虽说是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但国家下达生产任务指标的时候,也得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得不到大众喜爱的蔬菜罐头产品,自然而然就被移出了生产任务之列。

就在刚刚,常怀远提到这次重点工程的主要目的时,韩菁才想到了这件已经被藏在记忆深处的事情。

“把蔬菜制成罐头,最显著的好处就是,保质期延长了!毕竟,再新鲜的蔬菜,运到西部地区的时候,也该发蔫儿、有黄叶了,而且,这样做,能替郊区农民减少一道包装工序,也不怕颠簸,更便于运输了!”就着韩菁提出来的办法,大家伙儿又商量了快一个小时,毫无疑问,跟食品厂联系对接的任务,被交到了韩菁手上。朝中有人好办事儿,何况,韩菁她爸是副厂长,不说连个磕绊都不打就应下,至少,韩菁去食品厂的时候,肯定是比他们去的效率要高的!实际上,不等去食品厂,晚上回到家,韩菁就直接地问了韩学礼。“爸,如果食品厂和我们单位合作、生产蔬菜罐头的话,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能不能达到要求啊?”

不比今天开会的那几个人,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先操心起食品厂和蔬菜公司谁要多出钱、所占份额怎么算这些问题,韩菁一眼就看到了关键之处,说白了,技术和设备才是根本,这两样不达标,这个计划就废了一半儿!事情的前因后果,韩学礼已经听闺女说过了,对于自个儿成了闺女的“人脉”,要说他心里一点儿都不骄傲,那肯定是假的。当然,这件事儿,韩学礼也确实放到了心上,不是为了哄闺女高兴,也不是为了让升职后的闺女在单位站稳,而是想到了这件事对食品厂的好处。虽然食品厂的发展速度并不慢,但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又为什么要拒绝这样的机会呢?

再说,多开个车间,不仅仅是多挣点儿钱、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厂里这批即将下乡的职工子弟未来的命运。心里想着,韩学礼起身回房间,把他的工作笔记拿出来了。他是信奉“事过留痕”的人,记忆有时候会出错,但用笔记录下来的东西,却能在第一时间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不,他是按照时间先后写的,一直往前翻,没用两分钟,就找到了关于蔬菜罐头的这部分内容!

有他找人去打听到的消息,也有几块儿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的报纸。“生产蔬菜罐头,对设备要求不高,食品厂目前的技术和设备,足以达到生产要求。”

先确定这个大前提后,韩学礼才继续说:

“你们单位想争取这个重点项目,我们食品厂,也想多个生产车间,那么,要促成这件事,首先,肯定是要扩大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要做到有余力支援西部地区,要做到有多出的蔬菜罐头在本地销售,总共需要多少钱,两家单位是平摊,还是我们食品厂拿大头。”

“其次,安城一年有三个季节可以种植蔬菜,到了冬季,你们的蔬菜生产基地停工,可我们总不能让蔬菜罐头车间的人没活儿干,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再者,蔬菜公司只负责提供蔬菜,资金、场地、人力这些都是我们食品厂出的,那分钱的话,是我们像对外购买水果一样、只按买菜的价钱算,还是说,盈利也得给你们分?具体怎么分?”

“最后,这些事情都理顺了,才到了拿着计划书去找市领导打申请的时候。当然,就算你们依旧没能参与进去,可我觉得,这蔬菜罐头车间,还是得办起来!反正,食品厂的东西会定期往西部运,捎带上蔬菜罐头,也没区别!”公是公,私是私,在跟韩菁讨论这件事的时候,韩学礼有意用上“你们单位”我们食品厂"这样的称呼,以免他对闺女心软、谈事儿的时候忘了"下狠手”。韩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