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次比赛,最被看好的就是翔神,其次就是赖神了,他俩都是国际赛队员的热门人选。”胡俊熙说得起劲,“主要还是初三冠绝全场的表现太过惊艳了。”
“俊熙别奶我了,考前一晚,害怕。”贺子翔声音很成熟,“赖神去年输给我,完全是他太纠结解法的效率,我只是用他不认可的解法达成了更高的完成度,才勉强赢了他十分。他是真天才,我只是足够勤奋的普通人。”
“普通人可没法成为天才的代表。”李颜说道,“俊熙学长,还有什么热门人选吗?”
“邓宇迪啊。”胡俊熙像个军师,“你们临江的省选第一,迪神。”
“没有高二的?”
“有,只是我不太熟悉。”胡俊熙挠挠头,“你们临江有个饶风,去年拿了金牌,今年还是很有希望的。”
他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等等,你说你省选第二,那岂不是饶风跟郑达都没考过伱?”
“是这样。”
贺子翔大笑几声,“俊熙,少吹点牛逼,赶紧睡吧。”
信息学奥赛的考试,跟其他竞赛的体验非常不同。
长达五小时的考试,只考三道题。
现场的管理也没有其他笔试类竞赛的严苛感,大家比较自由。
甚至可以有举手去厕所洗把脸冷静冷静的操作。
这种考试可以说思路为王,实际写代码花掉的时间并不算多——除非你不够熟悉,这种类型的选手基本是争夺铜牌的。
对于争夺金牌乃至追求进入国际赛的精英来说,快速抽象出问题诉求并找到效率最高的思路,是获胜的关键。
早上八点,考试正式开始。
“对于n个整数0,&nbp;1,……,&nbp;n-1,一个变换序列t可以将i变成ti,其中……你需要求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变换序列t。如果有多个满足条件的序列,输出其中字典序最小的一个。”
强度是不一样哈。
李颜第一反应是翘起了嘴角,他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
不过这道题不难,李颜看完的瞬间就准备用二分图匹配,可能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字典序。
“用匈牙利算法就行了。”
看完题目的第二十三秒,李颜确定了思路。
并在一分钟以后敲响了键盘。
他是全场第一个开始输入代码的人。
思路一旦确定,拥有系统的李颜就是个人形码字机器,在部分人还感慨着这数学符号令人无语的时候,李颜已经写完了第一题。
当然,这一次写得快确实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李颜并没有刻意提速,而是难得检查了一下,琢磨着有没有可能换种解法。
想了一下确认无非是正序修正或者倒序的操作,他便直接跳到下一题。
“诗人……”看到标题李颜就没绷住,他其实很讨厌信奥赛题目这股浓厚的翻译腔味。
尤其是在充斥着数据与字母的题目文本里,出题者往往还总有一颗写故事的心,但文笔实在不敢恭维,写出了一股文字恐怖谷的感觉来。
要是给他一个机会,他定然要狠狠吐槽一番。
他知道出题人想考验大家从需求抽象出问题并简化的能力。
巧了,李某自己一个人开发了订单派送系统,找问题并抽象为编程需求这事儿,擅长得很。
于是题目在他眼里瞬间就被归纳为另一个样子有n个诗句需要被排版为若干行,顺序不能改变。一行内可以有若干个诗句,相邻诗句之间有一个空格。定义行标准长度,每行的不协调度为……使得整首诗的不协调度最小。
这道题倒是让李颜停了好一阵。
不是因为想不出来,这题很显然是动态规划问题。
但他脑子里有几个不同的解法,并且动规想拿满分解,应该还有不少优化内容。
保守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