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只有四个名字,看来就是四位首奖获得者了。
会场内部只开了五分之一的灯,大屏幕跟舞台是视线焦点。
礼仪在前边带着路,一直把李颜带到了第三排左侧。
“这是您的临时位置,”礼仪小姐声音很脆,穿透力十足,在现场音响嗡嗡震的情况下还能听得明晰,“推理文学奖是最后一项,等第三个奖项的作者登台,就会有人指引您到第一排就坐,那是个流动位置,方便与领导们握手顺便上台领奖。”
第一排?
哇哦。
现场播放着令人心情激昂的颁奖音乐,音响的低音效果太好,鼓声震得李颜心潮澎湃。
或许不震也是澎湃的。
人员正在陆续就坐,音响调试也接近尾声。
李颜左手边还坐了五个人,包括了饭桌上三位获奖者与另一张桌子的两位长篇三等奖得主。
他们也稀稀拉拉找李颜聊了两句,还是那些耳朵磨出老茧的内容。
主要是文俊给两位三等奖得主科普的样子……替人装逼的功力着实深厚。
你不就早认识了半天?
李颜索性研究起桌面的座位表,突然发现会议名册上“其他相关嘉宾”略掉的人,在座位表上有名字。
并且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江清月。
就是位置实在太过靠后,在相对昏暗的灯光下啥也看不着。
他掏出手机给“江清月近人66”编辑发了信息你真名就叫江清月吗?
更有意思的是,第一排座位多了个名册本来没有的人,华夏大学副校长。
华大文学院院长自然被挤到后边去了。
音乐突然再次响起,灯光进一步集中到舞台,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笑着从后台踩着步点走到台前。
男的一身白西装,女的黑色晚礼服,身形容貌俱佳,想来上京宣传部都参与了,专业主持人资源必然杠杠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声昂扬脆甜。
“女士们,先生们!”男声沉稳又极具穿透力。
“大家下午好!”
全场掌声雷动。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农历闰五月初五……”
这味太浓了,感情也太饱满了,李颜生怕后边突然来一句“让我们一起包粽子”。
介绍完了与会嘉宾,又让几位主要领导上台发了言,下午三点,终于开始进入颁奖阶段了。
流程都是一致的,先让出版社老大上台介绍一下出版社成绩,谈谈举办该比赛的意义,然后从三等奖开始公布,最后到首奖。
首奖获得者现场拿着写有奖金的牌子与颁奖嘉宾合照,然后拿着小奖杯简单聊两句获奖感言。
李颜签到的时候,另外三位也签好了名字。
除了散文的那位李颜看过,其他两个听都没听过。
或许是挑选的近年出版佳作,如上京文艺总编辑的说法,要“扶持新人”,所以得奖者相对不出名吧。
然后李颜就看到他们领奖时背后大屏幕上的介绍
“著名青年作家”“著名诗人”“著名记者”……
“备受瞩目”这种词都算层级比较低的介绍了,动不动就是“引领”“首位”“第一”……
底下小字还写了一堆奖项。
获得“最佳散文集”的何在欢,同时也是上京作协副主席;获得“最佳诗歌集”的李啸是华夏十大诗歌杂志之一的主编;获得“最佳纪实文学”的王仲是华夏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教授,也是华夏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得奖的这部作品在过去三年都稳坐纪实文学销量的头把交椅。
好的,经李颜一了解,三个名字都变得如雷贯耳了呢。
王仲离开首排位置上台的时候,马上就有礼仪走过来俯下身子,示意李颜上座。
李颜点头,施施然落座。
他的旁边是上京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