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院的同志沟通交流过,并且委托他们做过计算,想要进行成本和速度都能接受的远程光纤通信,光纤的传输损耗建议是在20db/km以下。”这就是他激动的地方,这个数据,恰好和他们试验分析得到的当前技术条件下,能获得的最低传输损耗基本上在一个量级,而且数字很接近。
“那你们解决降低熔石英玻璃的铁质浓度的办法了么?”高振东笑道。
这一次,柴工回答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好消息,但是他的信心和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还没有,但是我们委托东北工业大学的同志在进行相关研究,情况比较乐观。”
还没出来,但是我不担心,有同志在和我并肩前行,一起推着我的车子往前走。
高振东点了点头,同志还是值得信赖的。
“所以这一次来,你是准备想要获得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了?”
“对对对,您安排的几项研究任务都完成了,剩下铁离子浓度的问题有同志在进行,我们自己反倒就空闲下来了,考虑到剩下这件事情和其他事情并不冲突,可以并行进行,所以我就过来了。”等着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赶紧过来多挖点东西。
对于他的想法,高振东倒是很认可的,事情安排好了,那就不用傻等着,毕竟光纤这东西要解决的不止这么一点点。
他拉开抽屉,一边在里面翻东西,一边笑道:“嗯,对对对,你等下,我给你个东西。”
在柴工看来,估计高总工抽屉里宝贝有点多,翻来翻去都还没翻出来,这可把他心里急坏了,恨不得以身代之,替高振东找。
不过他可不敢,他估计自己对着那个抽屉伸一个指头,那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就要身不由己了,甚至连往那边探头的动作都没有。
终于,高振东觉得样子也差不多做足了,“啊,找到了!”
然后他在柴工望眼欲穿的眼神中,拿出来一份资料,其实柴工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他把脑袋伸到高振东抽屉里,除了一堆印着三分厂厂名的空白横格纸本之外,发现不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份材料,他就不是从这个抽屉里拿出来的。
柴工一脸喜色,从高振东手里接过了这份材料。
然后,就傻眼了……
啥啥啥!这写的都是啥!
这是高振东直接整合好的,关于激光在光纤中传输的电磁方面的研究。
对于柴工来说,他能看懂每个章节的章节名,像是“介质损耗”、“弯曲损耗”、“辐射导致的损耗”、“信息容量”等等,但是进入到每一个章节,他就傻眼了,看不懂……
哪怕是他已经在尽力学习高振东建议的相关书籍,但是既要搞试验和研究,又要学习的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明显还是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不够。
而这一篇,大部分都是理论分析,而且和原本论文里主要是结果性的论述和图表不同,高振东是真的根据这些结果,根据能找到的一些参考论文和相关理论,反向还原整个推导和计算过程。
这里面有相当的高能物理方面的内容,对于此时的柴工来说,还是有点超纲了,看不懂实属正常。
这是高振东的决定,这一部分理论研究,如果让柴工他们自己去搞,那别说搞研究,光是学懂相关的知识就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要出成果就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他直接把这部分给还原出来了,反正都是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不需要试验支持的,那只要从高振东手里拿出来的,在没有证伪之前,就基本上不会有人有疑虑和反对,对于整个课题的进程非常有好处。
唯一的问题就是,对于柴工来说有点苦,甚至里面用到的一些数学工具,严格说来并不是多么高深的事情,但是他现在依然是没掌握的。
要不怎么说高振东要直接拿出这玩意呢,正常研究实在是时间,而高振东不想等,都进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