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全国的航空相关厂所,一起来完成这个事情,前期工作准备得相对来说比较快速。
毕竟米格-21再怎么复杂,也是一架二代机,相比后来的那些飞机,复杂程度有限。
“也就是说,如果要照搬仿制的话,会很快?”
“对,因为有全套资料和大量样机套件,这和测绘仿制有些不一样,速度快得多。”
测绘仿制,要的可就是老鼻子劲了,而且还经常会因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掉头重来。
“那现在关于仿制,是个什么决定?”高振东笑问道,既然黄总专门提到了“如果直接全盘仿制”,那说明背后肯定还有其他选项,毕竟当时决定仿制米格-21作为截击战斗机的时候,高振东是下了些钩子和诱饵的。
“现在还没决定,正在征求各方意见。”黄总也笑了,很开心,这种有比较好保底选项的选择题,大家都爱做,大不了就是全盘照抄,反正米格-21也不差。
这可是62年,米格-21看起来是真的不错。
说完,他介绍道:“其实我们东北航发所的同志,在消化完米格21f的r-11f300发动机技术资料后,明确表示,有把握将其推力至少提高10%以上,这样一来,我们的想法就多了起来,贪心了,哈哈。”
“你们准备做得更高更快?”高振东笑道。
“不不不,我们觉得你当时在会上提出的双2截击指标已经足够了,我们想的是,利用这些增加的推力,改善其他性能。比如爬升率、加速度等等,还有机载设备这些,毕竟飞机的性能不只是极速和高度那么简单,至于高度和速度,在这些能满足的前提下能提升多少算多少,至少保证不下降就行。”
看来黄总他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综合研究的,在这方面考虑可谓周到。
实际上到了一定限度之后,飞机的极速和高度提升起来非常困难,与其去提升那一点点开着加力才能飞的极速,不如把发动机的提升转化到其他能力上去。
很多飞机在改进时,别看发动机推力提升了不少,但是一看高度速度,还是那个样子,就是这个原因。
“黄总所言极是啊。”高振东笑道。
“高总,我记得在规划战斗机三级三型的时候,你说过可以在不太影响飞机速度和进气的情况下,让米格-21的机头空间得到大幅度的扩充对吧?”
黄总的来意,主要就是这个。
高振东点点头:“对,是有这么回事儿。”
黄总抚掌大笑:“那就太好了,高总你是不知道啊,你和同志们正在搞的那个新雷达,虽然还没搞完,可是我们看了看现在的参数,眼馋得不得了,要是能把这东西装到米格-21上面去,那简直是空中的霸主,至少在探测方面是这样。可是我们看着这飞机,实在是找不到地方装。”
“其实我那个想法,现在主要是一个思路,具体的还没有深入。”高振东道。
可是黄总却是无所谓,非常高兴:“思路就好!现在我们缺的就是思路,具体的工程实现反而没有那么困难,好歹我们也是有风洞、有详实资料、有战-6截击型的工作经验的,思路最重要啊。”
只要你有技术路线就行,具体的你不用操心,也没法操心,毕竟高振东不可能进入到具体工作里面去。
“好,你看,我的想法是这样。”高振东在纸上画了一个下颚进气的示意图,这个图来自前世没有继续发展的战-7fs型,虽然没有继续发展,但是这个飞机是有样机,而且完成了全部试飞任务,获得了大量飞行数据,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
在发动机增推,同时飞机也因为各种改进增重的情况下,飞机的总体飞行性能不变,但是部分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如最大爬升率增加了40%,0.6~1马赫加速度减少了20%。
在获得大机头的同时,获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