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行程没什么提升,没办法,虽然油多了,可是车子也重了,而且二冲程柴油机油耗本来就比较大,能维持原样,陆军的同志已经非常满意。
要什么自行车,400多公里还不够你打的?就算是实际行程可能要打点折,但是400公里实际上对坦克驾驶员来说已经非常极限。
不过高振东建议他们装了个副油箱,也算是把5dl-2的一项改进提前拿到了这个二代坦克上面,这样一来,这个公路行程可就非常好看。
“振东,这个副油箱是你建议装的?”防工委领导探个脑袋过来问道。
“其实也不完全是,我的建议是装个外挂固定装置,根据情况装副油箱也行,挂自救木也行。”自救木,我们和老毛子很多坦克屁股上会挂一根圆木头,看起来很土,实际上在沼泽地带陷车了自救还挺有用。
“呵呵,然后他们选择了全都要。”领导看着会场旁边那辆坦克上的副油箱以及前面垫的一根自救木。
“我看啊,应该是部队的同志要的。”
“有道理,哈哈哈。”领导和高振东一起笑了起来。
“……新型坦克采用了水平-垂直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仪、横风传感器、火控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火控系统为下反稳像指挥仪式火控系统,且配备了炮长热像仪,具有极强的夜战能力……”
没错,高振东从5dl的师从白板t-54a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控,直接跨过扰动式火控、非扰动式火控,为新坦克选定了下反稳像火控,实际上在这时候,除了我们这个新坦克之外,根本就没有“上反下反”这两个概念。
而高振东前世,真正用下反稳像的,只有我们,老毛子那个传说中的“下反稳像”要更复杂,功能也更好一些,实际上不是我们的下反稳像。
抛开原理,直观来说,自动装表扰动式火控是需要瞄两次,一次测距,一次是根据弹道计算机计算后给出的瞄准点精确瞄准。
非扰动可以只瞄一次,计算机直接就给瞄准点,但是需要精确调整一下。这两种都是瞄准线随动炮轴线的,最多能做到短停射击,动对动那纯靠个人技术瞎蒙。
而稳像火控则是炮轴线和瞄准线是分开的,而且瞄准线有自己的稳定系统,这就为动对动射击提供了基础条件。
至于猎-歼(双指挥仪)火控系统,高振东没有玩那个活儿,太超前了,观瞄设备车长一套炮长一套,那价格可有点咬手,连既要又要还要的部队同志听了都直摇头。
至于我们当年为什么整出“下反稳像”这么个东西来,原因倒是不复杂——穷,技术差!
具体的原理说起来很复杂,但是简单说就是上反稳像需要稳定一的东西多,所以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但有很多好处。
升级方便,容易集成其他观瞄通道,跟踪精度好,这是上反稳像的最大好处。
但是吧,这东西它贵啊,技术也复杂……
下反稳像对炮手不太友好,要跟着瞄准线歪来歪去,集成其他通道困难,在夜间或者使用热像仪的时候“动对动”能力差……
不过垃圾佬说得好,没有垃圾的产品,只有垃圾的价格。
在60年代初,能有个下反稳像指挥仪火控已经是顶级火控,吊打一切不服。
至于夜战,这货可是有热像仪的,不服的来战。
相比别人就算是用,也是效果极差,还有可能被闪光弹一发闪瞎的一代微光夜视仪来说,这东西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微光夜视仪的闪瞎有可能是真瞎,直接烧坏的那种。
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用得起才行,而且这种方式,相对昂贵的稳像系统能放到车体里,避免被7.62、弹片之类小虾米一发带走,换个镜片、反射镜之类的零件,比起换整个稳像系统还是便宜多了。
而且下反稳像有个好处,就算是没电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