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隐隐有消息传道。今日武阳候府,如此大办,乃皇后授意所为。汉阳郡主今二八年华,皇后此举,亦是为其择一郎婿。让这帝都城内,官宦世家,重臣新贵。携眷带子来此,正有是此意。
先且不论,皇后对汉阳郡主重视之意。单说,武阳候,卫氏一族之虚名。便是这个名头,百年根基,亦是普通子弟,一生所不能盼之。
而汉阳郡主,卫谦翎。本身名誉传遍帝都城,皆知其温婉贤淑,容貌才情一等一。更有甚者传闻,其容貌不比当年姜家长女——如今的太子妃,姜颂。
利欲荣华,美人倾城。无论哪一样,都不知有多少儿郎为其倾倒。
今日的武阳侯府,注定,少不了一场“热闹”。
姜桐与赵氏一早入了赵家,随后不久,姜柊也及时赶到。三人连同李氏,一并前往武阳侯府。将军府内,人丁稀薄。但在外,却无一人敢轻视怠慢。
不提姜家之影响,单靠姜风庭一人,也能让人畏而生惧。赵氏一介女流,但却出于赵氏一族。更无人敢得罪。
武阳侯府设宴。其实来与不来,对这等世家完全没有影响。譬如将军府,又或者赵家。但今日,赵氏来凑此热闹。无非,便是想将这小女儿示于众人。在帝都城中,“展露头角”。
这等小心思,姜桐又怎会不知。
但,今日武阳候府之宴。其“主角”,并不是她。场上亦然也有着许多小娘子,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你来我往,缕缕行行。赵氏应付这等场面,如鱼得水,侃侃而谈。话像是早就演习过千百遍般,如同泉水瀑布般不停地倾泻而出。
姜桐当下着实佩服。
原来,自己这等“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早有机可寻。不过,比起赵氏的得心应手,眼下的她,还是太过青涩。
原本无趣的筵席,也让姜桐来了兴致。她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观摩着,赵氏则忙于应付交道之中。
基本上前来与之交谈之人,也都是存了攀附之心。
如今姜柊尚未婚配,朝中不知有多少大臣夫人都在盯着他,想要攀上这门亲事。就算也有那不为权势所动之人,放低了身段,为了自家女儿上前来攀谈。
但对于姜桐,这个将军府从未露面的小女儿。小小“弃女”,远在千里之外,养在穷乡僻壤。然却长于姜公膝下。
如此“神秘”,众人皆为好奇。但是又碍于姜家之位高,因而没人敢生闲话嘀咕。至多,便是无时无刻,投来的打量目光。似乎要将人盯透。
即便姜桐用尽全力,忽视处之。但被人一直“揪着”不放,众目睽睽之下,着实难自在。心里盘算着时辰,只望能赶快结束。
女席之上,空位渐渐填满。唯有一处,十分显眼的空了下来。那便是汉阳郡主之位,恰巧,正落于姜桐对面之处。
两厢对望。同是今日“争议”之人,如此,被放在了一起。可眼下,只有姜桐一人。聚来的目光,难免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小姐,不可多食……”
流苏压着声,极为微弱,但是却清晰地传进了姜桐耳中。
看着面前纹丝未动的食物,姜桐手下刚伸出的箸子微微僵滞。暂停一息,转手又收了回来。若无其事,顺手将茶水带上,一口饮下。
“小姐身处上位,不知有多少人盯着。眼下夫人不在,小姐言行举止,定要再三谨慎……”
流苏压着声,喋喋不休,继续凑在姜桐的耳边提醒。听其言语,生怕她一不小心,就给将军府招了笑话。
姜桐沉下气来,压下心头生出的烦躁。流苏的话,也不无道理。现下赵氏不在此,她的一言一行,自当该多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