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火打起来,那就撕破脸彻底变成内讧、内战了。但你们的兄弟姐妹、父母儿孙焦急的去探寻诸位的死活,总该放行进入吧,进去了总归要吃饭喝水吧!你们清道夫部队的配额是有限的,政府不会多给,这些人你们要么养起来,要么放回来,这些亲属一进一出,人心也就融化了。
第三,部署在各个基地的人类正规军分出去一部分防备清道夫反水,剩下坚守基地的兵力,既要防备可能的袭击,又要维持基地稳定,而那些沦陷区的农田果树、甚至残余的物资,在行动缓慢的行尸收缩的情况下,不用就浪费了。这跟养肉鸡一个道理,在基地要喂饲料,放出去就能自己找草籽儿、虫子,肉鸡同样长肉,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富人的模范带头作用,“阶级”这个东西,要看怎么用。稍加利诱引导,富人不仅能把自己喂饱,还能把沦陷区的物资远远不断的运回来,而这也是昔日富人们最乐于也最擅长做的,有些为富不仁的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转嫁政治危机,关键时候还可以杀一批以平民愤。
第五,收复失地与家园重建。行尸杀一个则少一个,在这一点上,各国政府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伴随着大批幸存者走出基地,对外移民,他们前进道路上的行尸必然被一扫而空。
为了进一步鼓励这种自发的歼敌行为,各国陆续推出了“土地优先选择权”,俗称圈地法案。
幸存者们冲出基地,找到一块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好地方,然后把地表上的行尸清理干净,并成功定居下来,立刻向所在基地报备,基地在大屏幕上以卫星地图和图片形式予以公示一周。
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不持异议,新占领者可以合法拥有这片土地50年,而50年期满,政府再次出让或拍卖时,占领者自动拥有优先选择权。
一周内这块定居点的原所有人提出异议,要么向占领者支付清理行尸和建设的费用,要么签字放弃。但费用可不是黄金白银甚至纸币,而是能拿到手的物资,这个就有难度了。
而基地内部的配给越来越紧张,稀粥很难果腹,为了睡梦里的牛肉面包,更为了一块可能富饶的土地,再加上外出觅食成功者对比反差的影响,核爆外围区域和省份的行尸确实在收缩防御,变异体因为先前的增援也确实数量锐减,都给了人们走出高墙的勇气。
一些在灾难前就拥有工厂、农场或种植园的幸存者开始联合起来,宣称对原有产业的所有权(尽管那些地方早已破败或被行尸占据),并招募人手外出“恢复生产”。
他们在基地政策支持与家属区的人合作,提供有限的保护和工具,收获的物资大部分运回基地,小部分作为“报酬”分给出力者。一种畸形的、基于旧时代产权和新时代武力的“外包拓荒”模式正在形成。
而这些新模式出现,让大多数有想法的幸存者把核爆阴谋论抛在脑后,大家开始各忙各的。
类似高速公路边的“前程饭店”,也俨然成了一个信息集散地和冒险者驿站。
其所谓的“借贷服务”,看似“慈善”的规则,背后也藏着冰冷的算计。
很多人为了偿还债务,或被那“1/10”的佣金吸引,或外出受挫被‘刘关张’之流敲了闷棍的,有些就会接受饭店介绍的、前往更危险区域的工作,或者干脆签下类似“劳务合同”的协议,成为某些私人聚居点的长期劳力甚至打手。“前程饭店”则稳坐钓鱼台,通过信息差和风险投资,源源不断地榨取着冒险者的血汗和收获。
言归正传。
大约20分钟后,脑袋昏昏沉沉的张三感觉有人在拍打自己的脸。
“张贤,张贤,醒醒、醒醒。”年长刘姓中年人的声音传进脑海里。
“刘哥,我死了吗?”张三还在犯迷糊,之前嘴巴都说干了,把自己一行三人这些天的所有经历都聊了个底儿掉,然后添个嘴的工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