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升起,她问:「大明将士的刀是钝的吗?宁愿迁徙百姓后撤,也不愿意把倭寇砍回去?」
尹松摸了摸鼻子道:「本来我看你那点钱也不多,就只选了三个最紧要,又离京城足够远的地方给你,避开王振的势力范围,你也好运作一些,谁知·——.」
他目光扫过这屋里的箱子,嘴角微翘,「这些金银珠宝看着只有一屋子,但若换成百姓急缺的粮食和布匹,那可能救不少人,我觉得你可以选两个地方。」
潘筠皱眉思考,问道:「宁夏边军为什麽申请军补贴?户部为什麽不通过他们的军备申请?」
尹松道:「你不要觉得户部里的部官都是坏人,他们也难,国库钱少,一个要成两半花,这三个项目的人都很艰难,但比他们更艰难的比比皆是,户部只能先给更紧要的地方和人。」
他道:「宁夏边军本来规定半年一换,但后来边事紧张,瓦刺等北掳时不时南下入侵,就改为三年一换,但实际上,四年,五年不换的士兵比比皆是,军士疲惫,军队就增选军属来防备,有的人家,一家五六口都在边关上,军备急缺。」
潘筠嘴巴微张,嘀咕道:「怎麽听着像是全家被流放了似的?」
尹松苦笑道:「差不多,除了没有流放的名声外,他们的境况比一些被流放充军的官员还不如呢?」
「比如你父兄,还有你叔叔,你的支援,他们却没有,不仅没有,还要把自已的军省下来寄回家中养父母,抚养妻儿。
1
「不仅自己过得苦,家里也很苦,没有壮劳力,所有的儿子丶孙子都在边关,一旦出现变故——..—」
潘筠抿了抿嘴,垂眸道:「这不是一点钱可以解决的,要从根本上改变,就得修改换防的时间。」
「是啊,但我就是个道士,」尹松摊手道:「这是兵部的事,户部不拨款,
未必没有倒逼宁夏边军迫使兵部改制的原因,但目前——.」
他顿了顿道:「兵部能改此制度的只有王骥。」
潘筠心痛了一瞬,虽然很想把一部分钱送往宁夏,但她还是摇了摇头,「把钱送往河南和泉州吧,边军——·我等都不能沾染。『
尹松叹息,「我也知道,只是心中不忍,所以还是选了进来让你选。」
尹松抛得快,当即问起来,「你打算怎麽给钱?」
潘筠却恍惚了一下才回道:「一分粮,一分布和一分归家安置的钱,三分合成一份,得找信得过的人下发,正值春天,此时他们归家,还能赶上春耕。」
尹松:「其中乡无恒产者不愿归乡怎麽办呢?」
潘筠:「这不是我能解决的事,这应该是皇帝要解决的事。」
尹松挑眉,和她一起看向那不能变现的珊瑚树,还有不好变现的珠宝首饰。
潘筠哼哼两声,小气道:「送珊瑚树去吧,珠宝———」
她看向王:「能换成钱吗?」
王沉思,「能是能,就是会折价。」」
「那也是钱,到我们手上就是到百姓手上,送到宫里可就不一定了。」
尹松:「你打算怎麽做?」
潘筠看着王。
王保证道:「东西给我,我能找商行给你们换成粮食和布匹,也能给你们大量换成铜钱。」
「这麽多金砖,你也有办法换?」
王微微一笑道:「小师叔,江南被称为鱼米之乡,三清山本就在江南,而我多往来于河南丶荆楚一带,这三个地方是目前大明产粮最多的地方。」
「这三处,占了大明九成的粮产,这里面的百姓苦的很苦,但富者亦是您不能想像之富。」
「您觉得这几箱金银是很庞大的财富,却忘了,这是极少一部分人拿出来的极少财产贿赂,将它们分散出去,于那些大富之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看。」
所以王很有信心,